不吃早餐對人體危害有哪些

  一日三餐不可少,早餐更是最重要,千萬不能忽視。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不吃早餐對人體的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吃早餐對人體的危害

  1、對消化系統的危害

  正常情況下,頭天晚上吃的食物經過六小左右就從胃裡排空進入腸道。第二天若不好吃早餐,胃酸及胃內的各種消化酶就會去“消化”胃粘膜層。長此以往,細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很容易造成胃潰瘍及十二指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2、更易肥胖

  人體一旦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為不吃早飯會有助於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飯,還會使午飯和晚飯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3、易患膽石症

  調查發現,膽結石患者約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空腹時間過長,膽汁分泌減少,但膽固醇含量卻沒有改變,久之,膽囊內多量膽固醇膽汁就會引起膽結石的發生。

  4、引發低血糖

  經過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經消耗殆盡,早上血糖指數較低,此時如果不吃早餐補充血糖,機體會動用儲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對肌肉和肝臟會產生負擔,典型的表現就是四肢無力。此外,一些人當血糖供應不足時,就會使以葡萄糖為能源的心臟、腦細胞活力不足,人會出現疲倦、暈厥等表現,嚴重損害大腦和心臟。

  5、月經不調、盆腔炎

  很多愛美女性節食時,把早餐也算在內,這將為生殖系統健康埋下隱患。尤其冬季,不吃早餐,人體“火力”加倍不足,會使盆腔內的血管緊縮,致使卵巢功能紊亂,引發月經量過少,月經失衡,乃至閉經。

  6、影響胰島素調節

  不吃早餐造成熱量攝入中斷,可能引起低血糖反應;由於午餐和晚餐要把缺失的熱量補回來,很容易進食過多,導致血糖反彈性升高,使血糖出現較大波動,進而影響全天的胰島素調節。

  7、引發腦出血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幾乎不吃早飯的人發生腦出血的風險,比每天吃早飯的人高。由於不吃早飯,空腹引發的人體應激反應會導致血壓上升,從而提高發生腦出血的風險,特別是早晨血壓上升被認為更易引發腦出血。

  方便快捷又營養的早餐

  【早餐"披薩"】

  1、吐司一面刷一層番茄醬,放一片早餐乳酪;

  2、洋蔥,青椒切丁或切條灑在乳酪上面,小香腸切片鋪在最上面;

  3、表面撒上馬蘇裡拉乳酪;

  4、放入鋪油紙的烤盤中,烤箱上層,180度,5-10min左右即可。

  【香煎裡脊蔥卷】

  1、裡脊肉切片,小蔥切段;

  2、肉片裡放入蔥段捲起,用牙籤固定;

  3、孜然粉,辣椒麵和鹽拌勻;

  4、鍋熱後入一點點油,入肉卷煎,待一面煎的有點焦後翻面接著煎***四面都煎下***;

  5、待肉卷都煎好後取下牙籤,把調好的調料用刷子刷上去,使每一面都有味道即可。

  【肉碎蛋香烙餅】

  1、肉碎加入醃料拌勻;

  2、燒熱油,下蒜蓉爆香,下肉碎炒熟,盛起;

  3、蛋打散,加入肉碎、香菜末和調味料,拌勻;

  4、煎鍋加油燒熱,倒入適量蛋漿煎至定型,反轉另一面再煎至金黃色上碟。

  早餐三大不宜

  早餐宜遲不宜早

  傳統的觀念認為,早飯要吃得早,然而,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老年人早餐不宜太早。人體經過一夜睡眠,絕大部分器官得到了充分休息,但消化系統夜間仍在繁忙工作,緊張地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處於休息狀態,至少需要2-3小時後,消化系統才恢復正常功能。如果早飯吃得過早,就會干擾胃腸的休息,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老年人各組織器官的功能都已逐漸衰老,尤其是消化器官的功能日漸減退,機體的新陳代謝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如果過早進食,器官必然受到干擾,代謝往返不能及時排隊積存於體內,則會成為各種老年疾病的誘發因素。所以,老年人的早餐宜遲不宜早,一般應在8點半至9點之間進行較為適宜。

  宜軟不宜硬

  早晨,人體的脾臟困頓呆滯,常使人胃口不開,食慾不佳,老年人更是如此,故老年人早餐不宜進食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則易導致消化不良。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溫熱柔軟食物,如牛奶、豆漿、麵條、餛飩等,最好能吃點粥,如能在粥中加些蓮子、紅棗、山藥、桂圓、薏米等保健食品,則效果更佳。

  宜少不宜多

  飲食過量會超過胃腸的消化能力,食物便不能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會使消化功能下降,胃腸功能發生障礙而引起胃腸疾病。另外,大量的食物殘渣貯存在大腸中,被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其中,蛋白質分解物——苯酚等會經腸壁進入人體血液中,對人體十分有害並容易患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早餐不可不吃,但也不可吃得過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