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如何預防腿抽筋

  有資料表明,近5成的準媽咪會在孕晚期經歷腿抽筋的痛楚。有些孕媽甚至因為抽筋而夜不能眠,這不僅僅是對準媽咪的折磨,也非常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孕婦預防腿抽筋的方法。

  孕婦預防腿抽筋的方法

  1、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多進行日光浴。

  2、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飯前休息10分鐘,讓腸胃道舒緩放鬆,有利於進餐時更好的消化,減少脹氣的發生。按時進餐,遵循早:中:晚飲食量的3:2:1的分配原則。

  3、合理安排飲食,補充鈣質。飲食要多樣化,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燉豆腐、黑木耳魚頭燉豆腐、牛筋燉番茄、大骨熬湯、小鳳尾魚、考子魚等高鈣食品。孕婦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選用適宜自己食用的食物。

  4、妊娠5個月後,準媽媽有時會有小腿肌肉痠痛、緊繃的感覺,夜間容易發生抽筋,這也影響睡眠的質量。睡前可以熱水泡腳,解除疲勞,並注意調整睡姿,儘可能採用左側臥位,伸懶腰時注意兩腳不要伸的過直,並且注意下肢的保暖。

  5、從妊娠5個月開始就要增加鈣質的攝入量,每日1500毫克。

  孕期抽筋的原因

  元凶一:低鈣血癥引發的腿抽筋

  胎兒骨骼生長所需的鈣全部依賴母體提供,因此,準媽媽每天必須保證約1200毫克至1500毫克的鈣攝入量。若母體鈣攝入不足,必將造成血鈣低下。而鈣是調節肌肉收縮、細胞分裂、腺體分泌的重要因子,低鈣將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肌肉收縮,繼而出現抽筋。由於夜間血鈣水平常比日間低,故抽筋多在夜間發作。

  元凶二:飲食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缺鈣雖是孕期抽筋的最常見原因,但抽筋卻並不全由缺鈣所引起。準媽媽在一次過量攝入肉類物質後,會引起抽筋,這是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攝入過多將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電解質紊亂。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之一就是抽筋。

  元凶三:過度勞累引發的腿抽筋

  隨著孕期體重的不斷增加,準媽媽腿部負擔不斷加重,腿部肌肉經常處於疲勞狀態;懷孕期間走得太多或站得過久,腿部肌肉負擔增加,導致區域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痙攣。

  元凶四:寒冷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如果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小腿肌肉很容易受涼,由於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現痙攣抽筋。因此,夜間要注意腿腳的防寒保暖。

  元凶五:睡眠姿勢引發的腿抽筋

  睡眠姿勢不好,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另外,睡眠時間過長,會造成血液迴圈減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堆積,也有可能誘發肌肉痙攣。

  孕婦抽筋怎麼治療

  1.補鈣

  正如我們所知,胎兒骨骼生長所需的鈣全部依賴孕母提供,因此,孕母每天必須保證約l200毫克~1500毫克的鈣攝入量。若母體鈣攝人不足,必將造成血鈣低下。而鈣是調節肌肉收縮、細胞分裂、腺體分泌的重要因子,低鈣將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肌肉收縮,繼而出現抽筋。由於夜間血鈣水平常比日問低,故抽筋多在夜間發作。應適當選擇鈣劑作為輔助補充。一般建議每日一片鈣片即可,若缺鈣明顯則每日兩片。個別孕媽媽服用鈣片後可能出現大便乾結,可以蜂蜜水來潤腸。

  2.科學飲食

  孕媽媽平時要注意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芝麻、牛奶、排骨、蝦皮等。海帶含碘、鈣豐富***海帶燉蝦皮、海帶燜飯都是不錯的選擇***,奶製品、綠葉蔬菜、葵花籽、鮭魚、和幹豆中含有鈣;棗、無花果、甜玉米、綠色蔬菜和蘋果中含有鎂;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類水果***比如橙子、橘子和柚子***、綠葉菜、土豆和番茄等。孕婦食用,有利於胎兒生長,並可防治肌肉抽搐。在補鈣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證飲食中維生素D的攝入。應鼓勵孕婦多晒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此外,建議每天喝數杯新鮮橙汁,補充礦物質。

  3.活動防抽筋

  在懷孕期間應儘可能多活動。走路、游泳、瑜伽或其他適度的鍛鍊形式都可能有助於防止抽筋加重。在公園走走,或者只是到商店轉轉都能讓你得到適度的鍛鍊。如果覺得累了,別忘了要停下來歇一歇。但是,懷孕期間走得太多或站得過久,腿部肌肉負擔增加,導致區域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痙攣。

  4.香薰按摩療法:用比如薰衣草油或洋甘菊油***每種油滴一滴,或者在5毫升葡萄籽油中加入兩滴某種油***等香薰按摩油做按摩也有效果。據說薰衣草能減緩疼痛,洋甘菊有助於減輕痙攣和炎症。

  5.抬腳加熱敷

  睡眠時保持下肢溫暖,尤其入睡前,不要直接讓小腿吹風或冷氣,並採側臥姿勢,可以減輕症狀;不要過度疲勞,避免走路太多或站得太久;休息時可平躺將腳部稍微抬高,腳趾向上伸展,可使小腿後部肌肉舒張,可減輕腫脹、不舒服;常按摩抽筋的腳部肌肉使迴圈增加以利排除代謝物,並可以搭配熱敷,晚上洗澡時,雙腿泡熱水10分鐘,效果會更加顯著。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