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病養生知識有哪些

  隨著秋季的到來,一些季節性疾病或受氣候影響的疾病開始影響著部分易感人群的身體健康。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秋季防病養生方面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秋季防病養生知識

  一是消化系統疾病。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變質,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冰箱性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同時秋季也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還要加強運動鍛鍊。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二是呼吸系統疾病。感冒: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季節轉換較快,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抵抗力減弱,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一定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一定要注意市內環境的通風。哮喘:秋季空氣乾燥,過敏源也比較多,常引發哮喘。有哮喘病史的中老年人應儘量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還要注意加強營養,重視鍛鍊身體。可採取相應的進補,以預防或減輕支氣管哮喘。

  三是迴圈系統疾病。中風:秋季,北方來的冷空氣不斷南下,人體受冷空氣刺激,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生。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同時要適當增加體育運動,保持良好穩定的心境,多飲水,防止血栓形成。

  四是秋季養生保健法。滋陰潤肺。秋天空氣乾燥,加之人體在夏季津液耗損,容易出現口舌生瘡、鼻腔和面板乾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祕等“秋燥”現象。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補品或藥粥。如沙蔘、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傷人。早睡早起。秋風***微博***乍起,氣候乾燥而秋日早晨天高氣爽,空氣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氣最為溼潤的好時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充沛的活力。秋涼宜凍。秋天晝夜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但為了提高人體對冬天的禦寒能力,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人,特別應進行秋凍,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寒能力。調理飲食。秋季氣候乾燥,空氣溫度低,汗液蒸發快,應多補充些水分以及水溶性維生素B和C,平時可多吃蘋果和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滋陰潤肺。應少用蔥、姜、蒜、韭菜及辣椒等溫燥熱食物,否則夏熱未清,又生秋燥,易患溫病熱症。適當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和豆類等,使人的大腦產生一種特殊物質,可消除抑鬱情緒。

  秋季常見疾病預防方法

  1、感冒

  秋季天氣是變化比較大一個季節,氣候的轉換,加上室內外的溫差,我們身體的呼吸道受到了忽冷忽熱的一個刺激,會降低我們身體的抵抗力。這樣就給細菌病源提供了入侵的一個機會,感冒就成了秋季高發的呼吸道疾病。

  平時要注意做好適當的增添衣服,注意補充水份,儘量少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再者還要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幫助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遠離感冒的煩惱。

  2、胃病復發

  每到秋季,老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這是由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所致。此外,由於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慾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導致胃病的復發。

  此類病人要隨氣候的變化,適時增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止腹部著涼,導致胃病復發。同時應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菸禁酒,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3、哮喘

  秋季空氣比較的乾燥,這乾燥的空氣,導致過敏源也是非常的多。過敏源多就很容易引發哮喘,所以,秋季保健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預防哮喘的產生。

  秋季對於有哮喘病史的人來說要儘量避免和致敏物質的接觸,特別是中老年人。隨著氣溫的變化,要及時的新增衣服、被褥等;飲食要注意加強營養,重視身體的鍛鍊。

  4、口腔潰瘍

  乾燥的秋季讓我們很容易上火,而口腔潰瘍就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現。而導致口腔上火的原因除了是因為乾燥的氣候所導致之外,口腔損傷、營養缺乏、激素變化等因素都會導致口腔潰瘍。

  建議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清潔,生活起居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營養均衡,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就可以有很好的有效預防口腔潰瘍。

  5、關節炎

  進入秋季,一方面暑溼蒸騰,另一方面又寒意襲人,極易發生外寒內溼的關節痛症。在關節炎患者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會出現關節怕風、怕冷的症狀,特別是秋天天氣逐漸開始寒冷,就更需要注意保暖的問題。

  除了要及時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物之外,區域性還可以使用護膝、護腕、長襪等。另外,居室應保持向陽、通風,座椅的高矮要合適,可以用直背椅代替斜靠背椅,用硬床代替軟床。有關節炎症病史者,可選豬蹄燉海風藤、木瓜雞蛋酒,能祛風通絡、化溼止痛。還可用當歸、雞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湯藥浴,對防止關節痛發作有積極治療作用。

  6、秋雨病

  秋天下雨,氣壓低,溼度大,可對人產生影響,使有些人出現沮喪、抑鬱情緒。溼度大的天氣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會大大增加人體患傷寒、痢疾、各種消化系統及面板病的機會。

  克服秋雨天氣對人的影響,一是加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二是根據天氣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秋天氣溫多變,對於體質較弱的人群,不要迷信“春捂秋凍”的老話,一定要根據身體狀況和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秋雨病”的發生。

  7、鼻炎

  秋季通常晝夜溫差都很大,這樣的氣候特點導致鼻炎頻繁發作,特別是對於一些有過敏體質的人群,在秋季由於很難適應這一氣候的變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發作。

  注意環境衛生,避免灰塵和黴菌滋生;最好能每週以熱水清洗枕頭、被褥,打掃時應儘量戴口罩;避免使用有刺激味道的東西,如蚊香、油漆、清潔劑等;家中應避免飼養寵物;臥室的溫度要適中,寧可偏熱,不可太冷;睡覺時要注意身體特別是腳的保暖。

  8、肺炎秋燥症

  入秋時節,因溼度降低而出現秋燥,而秋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秋燥極易損傷陰津,使人出現咽乾、咽癢、咽痛、咳嗽少痰等症狀。

  因此,應積極加強鍛鍊,增強肺功能,預防肺炎的發生。飲食方面調養也是一種積極的因素,應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蘿蔔等,以增強肺部的水分。

  秋季如何預防疾病

  1、補水

  充足的水份,研究麼現每天多喝水對預防腎病,結腸癌等疾病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注意給身體及面板補水。

  2、吃應季水果

  秋季是很多蔬菜水果上市的季節,日常要多吃這些應季的蔬菜水果,同時要注意慎食一些對脾胃有影響的食物,同時要儘量減少冷熱不分開的飲食壞習慣。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多注意清淡飲食,避免不潔的飲食習慣。

  秋季飲食還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比如可以適當的多補充一些維生素製劑,多吃一些具有滋陰益氣,化痰止咳的作用的中藥,像胖大海,杏仁,百合,沙蔘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的身體較虛的話,也可選擇一些補氣的中成藥進行服用。

  3、調養起居

  秋季的晝夜溫差,早晚的溫差相對較大,因此日常要注意及時的增減衣服。再者中醫認為早睡對於收斂神氣,減少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4、適當的運動

  秋天適度的運動 對增加人體的肺活量,促進呼吸道迴圈有一定的幫助。像登山,散步,秋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一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二來也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

  5、預防疾病

  因為秋季冷空氣的刺激,加之空氣溼度較差,因此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容易引起一些相關的疾病的復發,如中風,腦血栓等都是秋季高發的疾病,因此平時要注意預防高血壓,避免突然劇烈的運動,同時如果平時就有高血壓等問題的話,最好早晚測量一下血壓。

  每天秋季,一些人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胃腸方面的疾病,或是首發,當然了復發的機率更高,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飲食,注意增強腸胃的適應勇和。

  秋季還是過敏性面板疾病,哮喘,感冒等疾病的高發季之一,這是因為秋季的早晚溫度變化相對較大,空氣中過敏物較多,因此容易引起氣管炎方面的呼吸道疾病,因此平時要注意避免過敏原的接觸,特別是對於過敏體質,或者本身就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儘量減少外出,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時間。

  很多關節炎患者,痛風病患者也容易在秋季復發,這是因為邪風入體,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適當的可以服用一些具有祛通絡,化溼止痛等功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