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哪些養生小常識
春季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也是養生的好時節。想養生,就必須知道一些養生常識。那春季養生小常識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春季養生小常識1、春季宜養脾胃。
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上升,則使肝木過旺而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養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調養。“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腸胃功能長期不好的人,在這個季節調養脾胃,對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幫助。”專家說。2、春季宜養諸不足。
經過漫長的冬天,人體的各個器官機能都消耗較多,加上春季陽氣生髮,容易造成陰陽不調的狀況,出現陽虛症狀。如脾陽虛者胃口不好、大便溏溼、氣若少神,腎陽虛者手足冰冷、腰膝痠軟等。順應自然界趨勢,春天也是養諸不足的好時機。
“養諸不足的基本原則,還是以補陽為主。”專家說,春夏養陽,也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養生要訣。
春季養生小常識2、溫補陽氣,忌酸宜甘。
專家介紹,如今正值初春,寒氣未退,依然可以服用一些溫補食物,如韭菜、蔥、姜等物,以補全身陽氣之不足。
但隨著天氣漸暖、陽氣漸升,溫補可逐漸減少,轉而多吃一些調和肝氣、營養心神的食物。首先忌酸,因為酸性收斂,不利於陽氣生髮和肝氣疏洩。其次,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緩的食物,如茯苓、山藥、百合、大棗等,能夠起到緩和緊張煩躁情緒、養育心神、調暢情志的作用;地黃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還可以起到補養肝陰、使肝氣陰陽調和的作用;常按揉足三裡,可調養脾胃;常按摩背部肝腧穴,可以滋養肝陰。
春季養生小常識3、防風。
在中醫中,春季為風邪主令。而“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外來致病因素的第一位。
專家介紹,春季人體陽氣生髮,肌膚腠理疏鬆開放,容易被外來風邪所侵,引發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這在中醫中都屬於溫病的範圍,正是春季的高發病。”
“外風”之外,還需防“內風”。張勇介紹,風氣痛於肝,肝陰不足或肝失所養,都會誘發肝風。肝風內中或肝風上擾,則容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病。
春季養生小常識4、防寒。
乍暖還寒時候,氣溫上下波動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專家介紹,一防外寒,外界氣溫變化寒氣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為寒氣所傷。“含傷陽,心屬陽,寒氣入侵,心臟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 春季有哪些養生小常識
- 歪著嘴巴進醫院歇後語的答案
- 中考狀元談學習方法
- 有關勵志的英文版名人故事
- 企業產品推廣方案範文
- 企業中秋節慰問信
-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
-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讀書報告
- 春季寫給家長一封信
- 有趣的鬥牛比賽作文四年級
- 山水畫樹的畫法圖片大全
- 張姓男雞寶寶取名的方法
- 容易引起對方反感的問話方式
- 高中時的愛情文章
- 服從命令體會
- 小雪節氣養生食材有哪些
- 芪元益氣補血口服液說明書
- 看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雲端思政課觀後感心得體會最新5篇大全
- 什麼是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的特點
- 有關愛情的經典激勵句子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