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精神分裂症會有哪些危害

  精神分裂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那麼?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患上精神分裂症會的相關危害吧!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1、改變性格

  患者得病後,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是最明顯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並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閒事,說大話,誇誇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愛發脾氣,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經精神危害

  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於神經疾病的症狀,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現。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後夢多,且醒後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3、影響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僅因病態行為給家人造成身體乃至生命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精神負擔加重等情況,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髮育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4、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長時間不能治癒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自傷自殺是對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種行為方式。據臨床調查,自殺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鬱症,其自殺危險高於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約佔13%。

  5、危及社會

  精神疾病由於受到病理心理的影響和支配,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及社會的行為,他們中有的患者難以走出心理誤區,偏執記恨於政府、社會。有的甚至採取過激行為,會出現危險的衝動行為,攻擊他人,多會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甚至親人居多。儘管精神病的危害嚴重,但只要人們掌握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及早發現精神心理異常,採取有效措施,讓病人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範的。

  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一、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在患病初期,就採取藥物治療的措施,能夠儘早的控制病情,減少疾病惡化的機率,而且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來說,藥物治療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採用抗精神病藥治療,能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不良精神症狀。循序漸進的通過藥物治療的方案,對精神分裂症進行治療,對病情的恢復和鞏固治療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心理治療

  患上精神分裂症,很大程度跟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關,受到某種強烈的精神刺激,或是長期被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所束縛,心理自由度嚴重縮小,造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發作,採取心理治療的方法,能夠讓患者及時有效地疏導阻塞的心理狀態,在面對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時,也能夠通過心理疏導的方法,消除內心隱患,從而對精神分裂症有較好的控制治療作用。

  三、家庭治療

  在經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一系列的治療之後,採取家庭治療的方法,就是要在督促患者按時服藥,並且幫助患者逐漸的改善不良的個性特徵,逐漸消除精神心理症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自我不良的個性特徵,思維活動等等,通過家庭治療對患者的不斷自我完善,幫助患者逐漸以健康的身心狀態重新回到社會大環境中。

  四、體育治療

  合理適量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有一項研究表明,精神科疾病患者,特別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參加為期十五週左右的體育鍛煉,積極配合醫生的各種要求,就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狀況和緩解病情。

  五、飲食調理

  中醫注重養生飲食調理,很早以前中醫對精神分裂症就有過治療的先例以及介紹,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為陰陽失調。病理過程中痰迷心竅,瘀血阻腦及痰瘀互結等,皆不斷促使病情加重。氣鬱→痰火→血瘀為本病的主要發展環節,病位主要在肝膽心脾。

  六、定期去檢查

  時刻讓醫生了解患者的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情況去調整療法。通過檢查也可解除病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藥物治療中的種種困惑,這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遺傳學因素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數倍,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研究提示了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認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發病是由若干基因的疊加作用所致。

  2、社會心理學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經濟狀況、病前性格等社會心理學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可能起到了誘發和促進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闡明,目前可以確定的一些影響因素,對疾病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易感素質和外部不良因素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3、神經生物學因素

  ①神經生化研究顯示,患者存在有多種神經遞質功能異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羥色胺、穀氨酸。中樞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進,傳統抗精神病藥均為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受體的阻滯劑。中樞5-羥色胺水平異常,新型抗精神病藥除了對多巴胺受體有拮抗作用外,還對5-羥色胺受體有拮抗作用。中樞穀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

  ②神經解剖和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患者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存在腦組織萎縮,腦室擴大和溝回增寬。

  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圍產期併發症,幼年的不良應激和軀體疾病,與神經系統發育缺陷有關,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