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搐怎麼急救

  小兒急診中,最讓家長緊張,需緊急處理的,非抽搐莫屬。寶寶突然抽搐,身邊沒有醫生幫忙,很多媽媽們都不懂得緊急的處理方法,驚慌失措,抱起寶寶就往醫院趕。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抽搐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參考。

  寶寶抽搐時,父母不要做這6件事:

  不要驚慌失措,只有保持鎮靜才能最大限度保護和幫助寶寶;

  不要按人中和撬嘴巴,這樣做並不會讓寶寶好得更快,反而可能造成傷害;

  幹萬不可因擔心孩子咬到舌頭,而硬將湯匙或父母的手指頭塞入小孩緊閉的嘴巴中,這樣可能會誘發嘔吐,若東西不慎掉入反而會引起呼吸哽塞,造成進一步傷害;

  抽搐時不要搖晃寶寶,更不要強按或捆綁寶寶的肢體。;

  抽搐時建議將寶寶放在周邊安全的地方,防止寶寶摔跌,不要抱緊寶寶。;

  保持環境舒適、安靜,儘量避免聲、光等刺激;

  小兒抽搐常見原因可分為兩種:

  高熱驚厥***高熱刺激引起***以及大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症;

  無熱驚厥,包括小兒低鈣性手足搐搦症***體內缺鈣引起抽搐***、癲癇、腦炎後遺症、核黃疸等。

  舉凡發燒、脫水、低血糖、腦部病變、外傷、腫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現象,而其中為熱性痙攣的比例最高。熱性痙攣主要是因為嬰幼兒腦神經功能還不穩定,體溫急遽升高引起腦細胞不正常放電,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動、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脣發青等現象。

  熱性痙攣常在發熱24小時以內發生,大多數為全身性的大發作,發作的時間多在15分鐘以內。熱性痙攣好發於六個月至五歲大的孩童,在臺灣六歲以下兒童,其發生率為3~4%。熱性痙攣小朋友中約有20—40%家族中有熱性痙攣病史的成員。

  但是抽搐併發燒,並不一定就是熱性痙攣,也可能是其他嚴重的疾病如腦膜炎引起,可以藉由與熱性痙攣不同的症狀來區分,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腦膜炎、腦炎等腦部感染,常伴隨高燒不退、頭痛、頸部僵硬、嘔吐、食慾下降、嗜睡等症狀。而熱性痙攣,抽搐前多半無明顯生病症狀,有時抽搐發生後才發現小孩有發燒。

  熱性痙攣的抽搐多為全身性,很少像腦膜炎、腦腫瘤或腦出血出現區域性性抽搐。

  熱性痙攣病童於抽搐後,經短暫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腦膜炎、腦炎或其他問題,持續昏睡。

  寶寶發燒抽搐要如何急救

  一、側臥或頭偏向一側

  立即幫寶貝側身俯臥,頭稍後仰,下頦略向前突,不用枕頭;或去除枕頭,讓寶貝平臥,頭偏向一側。這樣舌根不會阻塞呼吸道,嘔吐也不會引起窒息。切忌在驚厥發作時給寶貝灌藥,否則有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二、保持呼吸道通暢

  解開衣領,用軟布或手帕包裹壓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傷舌頭。同時用手絹或紗布及時清除寶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三、控制驚厥

  用手指捏、按壓寶貝的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兩三分鐘,並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儘量少搬動患兒,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四、降低體溫

  在寶貝前額、手心、大腿根處放置冷毛巾,並經常更換;保持毛巾的溫度不要過高,或將熱水袋中盛裝涼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後放置寶貝的枕部、頸部、大腿根處。有條件的話及時測量體溫,這對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

  五、及時就醫

  即便經過緊急方法處理後,寶貝的驚厥已經停止,也要到醫院進一步查明驚厥的真正原因。寶貝抽搐5分鐘以上不能緩解,或短時間內反覆發作,預示病情較重,必須急送醫院。就醫途中,讓寶貝暴露在外,伸直頸部保持氣道通暢。切勿將寶貝包裹太緊,易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暢,甚至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