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周邊自駕遊好去處介紹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雪山牧場湖泊村寨,一派田園風光,彷彿回到了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峽谷帕隆藏布大峽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芝周邊自駕遊好玩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林芝自駕去哪兒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魯藏布江下游的二級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處,從帕隆藏布南岸匯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規模大,進入方便,是藏東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特徵典型,型別齊全,以發育美麗的拱弧構造聞名,是罕見的自然奇觀。在這裡冰川、湖泊、農田、村莊、森林等融會在一起,是一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是旅遊的絕好去處。米堆冰川位於波密縣玉普鄉境內,距縣城103公里,離318國道8公里,最近的村莊離此地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我國境內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潔如玉,景色秀美,形態各異,姿色醉人。冰川下端是針闊葉混交林地,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鬱郁森林四季常青,頭裹銀帕,下著翠裙。由於冰面氣溫較暖,常年生活著冰蚯蚓、冰蚤和其他各類微生物。受喜瑪拉雅山東段的氣候影響,米堆冰川雖位於北緯29°的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溫度卻比大約北緯44°的博格多山的冰川還要低,是我國現代冰川中較為特殊的現象。

  中流砥柱

  林芝“中流砥柱”位於尼洋河中游,其所處在的位置山勢險峻,陡象橫生。此處南側多山聳峻,連綿逶迤,山體巍峨如筍,陡巖峭壁,群峰鬥奇,山頂白雲繚繞,北側則是半山坡,坡腰處是灌木叢林,坡頂上居住百姓人家,山坡下處則是急流澎湃、水勢洶湧,中流砥柱亭亭矗立在河水中央。石柱上長著一棵松樹,並有多種植被裝點,遠處眺望,甚為壯觀。因之奇特的造型和險要的位置,被當地人奉為神物,每逢黃道吉日來此燒香朝拜,以求萬物生靈平安吉祥。

  結巴村

  原始工布風情的藏式村落結巴村就像一個被世人遺忘的世外桃源,在雪山、森林、綠水的懷抱中,宛若仙境。在這裡,很輕易的,便將世俗煩惱統統遺忘,個頭不大的藏野豬漫山遍野的奔跑,路邊邂逅的姑娘或許並不漂亮,卻有著最樸實真誠的笑容。村子裡有八十多戶農家,隨意推開一戶人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屋內有火塘、石鍋等,即可做飯,又可取暖。點的燈是吊在空中的高山鬆,燒的柴是品種非常好的青岡木,吃的是放養的藏香豬,有麥餅、松茸燒雞、巴河魚、青稞面、青稞酒。

  林芝好吃的有哪些

  炸灌肺

  炸灌肺是西藏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愛。

  炸灌肺藏語稱“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道香美。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冷盤。隨食隨取,可儲存約1年之久。炸灌肺和吹肺、吹肝一樣,是西藏地區獨具特色的冷盤之一。

  氽灌腸

  西藏菜。又稱三腸、五腸。以新鮮羊小腸為衣,分別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麵,分稱血腸、肉腸、面腸,合稱三腸;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別稱肝腸、油腸,與前三腸合稱五腸。此菜多為藏族同胞在新年時成批灌製,供年節氽食。

  林芝特產

  門巴木碗

  門巴木碗是久負盛名的優秀工藝品,它是用硬木樹根或樹瘤***巖柏、青棡、米柳、杜鵑或樺樹等***加工製成,木質細密堅硬,花紋別緻美觀,用它飲酥油茶和盛酒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門巴木碗不變形,不皸裂,不褪色,經久耐用便於攜帶,深受藏族人喜歡。特別是以巖柏、白青和樺樹樹根樹瘤製成的木碗還有防毒的功能。根據品質的不同,可將門巴木碗分為三種:上等為“雜雅”,以鑲銀邊者為最佳,這種碗製作精良、美崙美煥,是難得的珍品,中等為“鍋拉”,下等為“索果爾”。門巴木碗以墨脫達旺桑結林村的製作水平為最。

  珞巴石鍋

  在被譽為白度姆女神、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雅魯藏布江兩岸陡壁的懸崖上,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皁石,它質地軟綿,呈灰褐色,是耐2000攝氏度高溫的工業原料。珞巴人利用皁石製出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石鍋。但是,在沒有現代工具和技術的情況下,製作石鍋相當費勁,原始粗糙,工效甚低。珞巴人制造石鍋的全過程是:選好材料後,先用鐵斧在崖壁上挖出一塊皁石,砍去四楞,呈圓形,砍去多餘部分,留足所需尺寸,然後用鐵鑽從中向外一鑿一鑿地掏空,再細心地用小鐵鑽鑿去鍋壁上多餘的部分,剷平鍋壁和底部,使其平滑。稍有疏忽,石鍋有被打碎的危險,前功盡棄,因之,造石鍋者多為性情溫順的老人,道道工序相當謹慎小心,生怕出現意外。造一個直徑60公分的石鍋,需要12個工日。凡是圓鍋,鍋的兩端中間部位都留有兩個端手,便於端鍋。石鍋上下一樣粗,壁薄底厚,一般鍋底厚1.5公分。燒菜的小石鍋,小巧玲瓏,長圓形,直徑30公分左右,高約25公分,有20公分的長把。供嬰兒煮粥的石鍋呈圓形,直徑10公分左右,留有長手柄。烙餅也使用皁石板,直徑35公分,板厚2公分。珞巴族、門巴族和藏族,都喜歡用皁石鍋煮飯燒菜,雖然它傳熱慢,但散熱也相當慢,況且用它燒出的飯菜味美可口。製作石鍋難度大,但收入相當可觀,一個直徑超過50公分的石鍋可換回60升食鹽,三個大鍋可換回一頭奶牛。據對七家粗略統計,石鍋是他們的主要副業收入,佔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三。儘管隨著鐵鍋、銅鍋和鋁鍋的相繼輸入和普及,但石鍋仍是珞巴和門巴人的當家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