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是什麼
臘八節是拉開新年新年的序幕,也是很多人期待的節日,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臘八節的來歷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原為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有關的傳說
臘八節的傳說一: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臘八節的傳說二:朱元璋遇難之說
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傳說三:悼念秦長城修築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各地臘八節習俗
安徽黔縣不吃粥吃豆腐
可別以為只有西北用臘八面代替臘八粥是新奇,在安徽黔縣卻盛產著一種風味小吃,那就是“臘八豆腐”,每年的臘八節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晒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黃豆作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鹽水,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晒,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晒乾,這種自然晒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稱作“臘八豆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不僅僅是臘八時候的美味,也是黔縣人們招待貴賓的美味佳餚。
在山東 “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
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裡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給孔府裡當差們喝的。
河南人吃臘八飯
河南人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穀豐登。
- 有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是什麼
- 高三英語口語考試自我介紹
- 生肖屬龍人忌諱什麼樣東西
- 畢業典禮邀請函範文五篇精選
- 美容洗臉的正確方法推薦
- 八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 煎餅要怎麼做好吃
- 微波爐的故障及修理
- 石榴花的四季養護方法有哪些
- 農民入黨心得體會範文
- 分手時聽的歌曲
- 食菋故事加盟條件是什麼
- 六月雪盆景養殖方法
- 教師負責任的名言名句_讚美老師有責任感名句
- 皮姓女孩取名的方式和優雅的名字
- 高考過後的職業規劃
- 關於世界無煙日主題的黑板報
- 幼兒園開學會議講話稿
- 鼓勵他人的名言名句
- 感冒了發的經典說說心情語錄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