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套教師節郵票發行於哪年

  對於郵票,大家一定都見過或用過,你知道我國第一套教師節郵票發行的時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我國第一套教師節郵票發行的時間,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第一套教師節郵票發行的時間

  在我國曆史上,曾多次設定教師節。中華民國時期,當時的國民政府就曾先後兩次設定過教師節,1931年,教育界知名人士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並聯合京、滬教育界同仁,擬定每年6月6日為中國教師節,得到全國的響應。但這個教師節,並沒有得到官方立法承認。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國民政府決定以孔子誕辰日,即8月27日為教師節。但由於日寇入侵,山河破碎,這個教師節並未在全國廣泛推行。1947年8月27日,發行了《教師節》郵票,全套四枚。

  這套郵票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套教師節郵票,郵票的圖案與內容均與孔子有關,分別是第一枚,廣東畫家關惠農所繪製的孔子像***紅色***、第二枚杏壇***山東曲阜大成殿前的杏壇,棕色***、第三枚至聖塔***圖案為曲阜孔林中孔子墓,綠色***第四枚大成殿***圖案為孔府中的大成殿,藍色***。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負責人,發表書面談話,宣佈廢除以前的兩個教師節,以5月1日國際勞動節兼作教師節。但由於該節並無“教師”特點,而實際上包括教師在內,五一都只提勞動節,加上宣傳不夠,許多教師都不知道有這個教師節,逐漸地,這個教師節便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而新中國的第一套關於教師題材的郵票是1975年3月8日發行的T9《鄉村女教師》,郵票的圖案分別是女教師在努力學習、在草原上巡迴教學、在輔導學生練習珠算、在漁船上上課的場景。郵票主題鮮明,色彩絢麗,形象生動,展示了教師平凡而偉大的形象。

  1985年,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教師節郵票介紹

  為了更好地宣傳教師節,1986年9月10日原郵電部發行了J131《教師節》紀念郵票一套一枚,郵票圖案由黑板、講臺和一束鮮花組成,簡潔而又寓意深刻的構圖展示了教師特殊的工作環境,又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2014年,為紀念第30個教師節,中國郵政發行《教師節》紀念郵票1套2枚,內容分別為“放飛希望”、“師恩難忘”,全套面值2.40元。由曹國偉設計,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印製。其中第一枚郵票面值1.2元,第二枚面值1.2元,總面值2.40元。

  教師節郵票意義

  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

  大龍郵票發行量共約法100萬枚,關於它的具體發行日期迄今為止未見記載,經研討,大龍郵票的最早發行日期被認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間。因此,大龍郵票的發行史、子模特徵和版式、郵戳、實寄封等,長期以來都是集郵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