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笑話勵志故事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都曾從勵志故事中獲得人生啟示,激發無限潛能。處於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青少年,閱讀一些,對於自己成長是有好處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日本松下公司要招聘一名會計,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去應聘,這是一家跨國公司,待遇優厚,機會難得,每個去參加應聘的人都卯足了十二分的勁兒,想脫穎而出,拔得頭籌。

  第一輪面試過後,留下的十人進入第二輪的筆試角逐,經過細心篩選,層層把關,剩下三位非常優秀的女大學生不分伯仲,經理讓她們明天八點鐘來公司進行面試,總經理要親自來考她們。

  第二天,三位女大學生都穿著漂亮的衣服來了,而經理卻發給她們每人一件衣服和一個黑皮包,對她們說:現在我給你們每個人一件有一塊汙跡的衣服,你們必須在八點十五之前穿著這套衣服到總經理室去進行面試,我提醒一下各位,總經理喜歡乾淨整潔、落落大方的人,你們身上的汙跡最好不要被總經理髮現,否則會立即被淘汰出局。

  聽到這,其中的一名女大學生趕緊拿出手帕紙來擦,結果汙跡越擦越髒、越擦越大,無奈之下,這位女大學生苦苦地央求經理重新再換一件,可是,經理卻帶著遺憾的口氣說:“不好意思,你已經被淘汰出局了。”這名女大學生只好哭著離開了。

  第二位女大學生看這陣勢,便以飛快的速度跑到洗手間,想辦法用水將汙跡沖洗乾淨,她洗了一遍又一遍,汙跡終於沒了,可胸前卻溼了一大片,一看錶,已經快到八點十五了。她趕緊整理了一下,衝向總經理室,到了總經理室門前,一看錶,正好八點十五。

  第二位女大學生緩緩開啟門,只見第三位女大學生正要從屋裡出來,看見她胸前的那塊汙跡,第二位大學生這才放了心,胸有成竹地走了進去。總經理看到她眼前的那塊“溼地”,對她說:“你被淘汰了,我已經選擇第三位大學生了。”第二位大學生非常驚訝,不服氣地對總經理說:“可她胸前衣服上有汙跡呀。”總經理看出了她的心思,微笑著說:“但她用黑皮包掛在胸前,擋住了那塊汙跡,以最快的時間贏得了機會。”

  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可機會稍縱即逝,只有迅速把握住機會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篇二

  《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冠軍張碧晨,是個年輕漂亮的天津女孩兒,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可是,她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隻身前往韓國當練習生。她說,“我去韓國就是很想過練習生的生活,真的真的想吃那份苦。”

  事實上,練習生的苦比張碧晨想得更可怕,不僅高強度的訓練讓她吃不消,疲憊後沒有家人陪伴的寂寞也讓她傷感。但她還是咬牙熬過了那段日子,不僅加入了韓國女子天團,還獲得粉絲的喜愛並得到重要的獎項。回國後,張碧晨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三季***》,頂著盲選的壓力、選手的競爭和輿論的紛擾,一步步走向輝煌的頂點,顯然每一步、每一天都沾著苦。相信大多數喜歡她的觀眾,不僅是被她的歌聲和美貌吸引,更是被她那份離夢想很遙遠卻不放棄的堅持所折服。

  成功的滋味人人都想嘗,可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苦,卻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然而,苦是甜的種子,如果沒有植入那些苦,就很難有苦盡甘來的時刻。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沒有苦的洗禮,甜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很多有著音樂夢想、嚮往娛樂圈的年輕人,都恨不得自己成為張碧晨,可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吃苦,更沒有人願意像張碧晨那樣“找苦吃”。

  在我熟悉的撰稿圈,有一些頗有名氣的寫手。他們有大量的追隨者,有粉絲,也有愛好寫作的文友。許多文友常常會說,“你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每天都有作品發表問世,過兩三個月就有一本書出版?”有寫手就說了,“我們不過是每天都在寫作,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你們在聊天時我們在寫作,你們在旅行時我們在寫作,你們去看足球賽或音樂會時,我們仍然在寫作。”還有一個寫手毫不隱瞞地說,“我每天都會創作一萬五千字,不管這一天是無事打擾還是百事纏身,我創作的計劃絕對不會被打亂。我寧肯晚上不睡覺,也要完成自己的創作計劃,絕不將寫作推到第二天。”“每天一萬五千字?不睡覺也要寫作?”文友們聽了,個個吐舌頭,“這哪裡是創作,分明是在幹苦力,我可吃不了這個苦。”

  拋開那些抄襲的爭議不說,郭敬明應該算是成功的寫手。在一次訪談中,郭敬明說自己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沒有時間陪父母看電視和外出旅遊,甚至從來都沒有享受假期的權利。有人就說了,“為了在寫作上獲得成功,難道郭敬明真的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要像機器一樣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嗎?”很多人沒有獲得驕人的成績,但嚮往獲得驕人的成績,可是他們要閒聊、旅行或者娛樂,也不願意睡得少一些,簡而言之,就是不願意離苦太近,卻巴望著把甜留住。可是,苦是甜的種子,如果連種子都沒有種下,怎能期盼開花結果的時刻。

  其實,事業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不僅要跑得快,還要堅持得久。也許我們無法每一次都最先抵達,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體驗過汗水滑落臉龐的滋味,甚至感受過傷和痛的那種苦,才能享受最後衝線的那份甜。我們總是帶著一路的抱怨前行,總是感慨幸福是多麼難以捉摸,卻不知一切其實可以盡在掌握之中。我們總是在品嚐了甜才感謝苦,卻不願意把苦當成甜的種子,讓一切美好的發生成為必然。

  苦是甜的種子,甜在苦的盡頭等著我們,苦過的人生才有力量,而最後的甜是人生最重的分量。

  篇三

  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意識裡,事業的峰巔就是成功,兜裡的錢用不完就是成功,有香車美女相伴就算成功,頭上的光環一圈套一圈就算成功。事實上,這遠算不上成功。

  比如,登山運動員登上峰頂算不算成功?在很多人眼裡絕對是成功。這就是慣性思維或者說錯誤思維在作祟。

  一位英國登山者用照片記錄下珠峰所見:山下各式姿態的登山者遺體。從形態上看,有人上行,更多的卻是在下山途中。他們下山時失去了生命,遺體沒有腐爛,如白瓷的塑像一樣。這是成功還是失敗?至於別人給他們如何封上光鮮的稱號,他們也不能知道了。

  假如在“巔峰”放著有“英雄”的榮譽外加100萬美金和下山保命兩種選擇的話,我想那些死者在活著的前夕多少會有人置“英雄”的榮譽和鉅額美金於不顧,毅然選擇下山保全生命的。可問題是他們在上山的時候,為了登上峰頂成就“我為峰”,傾盡了全身力氣,到頂之後再沒有下山的體力了。還有的人,對下山的難度估計不足,錯認為,爬得了山就下得了山。登過山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上山容易下山難。有人登上山頂就興高采烈,得意忘形,卻不知能否安全地下山,還是一個不可預測的未知數。在珠峰上,由於體能消耗殆盡,沒力氣走下山,活活被凍死的登頂者並不鮮見。可以說,從這種意義上講,體力的均衡分配比毅力更重要。

  就登山而言,什麼是成功?那就是既登得上山頂,又下得了山腳。只能登峰巔,下不得山腳,或葬身於巔峰和下山的路途之中,英雄不成成先烈,那隻能是失敗的鋪路石。人生以及人生的其他視野也是同理,有的人只想當大官、創大事業,體力分配欠智慧,不是英年早逝,就是拖垮身體。尤其是英年早逝的“官人”,自己“山登絕頂我為峰”沒過幾年便撒手人寰,實在得不償失。所以,不到“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時,一定不要將自己的體力用盡。還有的人,登上巔峰就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找不著北,只認“聲色犬馬”,讓“四大家族”毀了自己,成為晚節不保的典範。還有在生意場上的人,為錢“銷”得人憔悴,前半生拿命換錢,後半生拿錢保命,更是人生的悲劇。

  成功首先就是活得下來,活得痛快,活得健康,活得讓家人高興,其他的不是不重要,而是不是最重要。其次,登上峰頂的人,看他***她***是否謹慎、謙卑、感恩、敬畏,沒有這些成分在體內支撐,這樣的人十有八九登得了巔峰卻下不了峰巔。常言道:上山考的是體力和運氣,下山靠的是技術和修養。假如沒有“技術和修養”,就免不了成為上得了山而下不了山的陪葬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