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服飾禮儀差異
由於文化體系的不同,中西禮儀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中西的服飾禮儀差異是怎樣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西方思維方式的比較
中西審美的最大區別來自於文化上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自西方黑格爾哲學體系形成以後愈趨明顯,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方式。
黑格爾的哲學有三個特點
一、能動的辯證法思想,這是它最突出的特點。
二、辯證理性,即徹底的理性主義和邏輯主義。
三、建立在前兩個特點之上,那就是邏輯、認識論和本體論“三統一”,
在黑格爾那裡三者被歸結為一個東西。
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徵。
由於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審美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誇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情色彩,並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而且,人們的審美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聯絡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醜、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
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後。
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佔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於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並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讚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讚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於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於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讚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很多時候,在中國,有很多人為了一點點面子問題而鬧出很多事非。西方人沒有面子這一概念,但在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社會,這個太重要了。儒家文化是很注重面子的。士可殺不可辱,便是很好的例子。西方人很想不通為什麼會為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犧牲生命。但中國人看得很重。即便是現在的中國社會,如果對一個人尊敬,是給人面子。替別人辦事是看在他們的面子上。什麼客套呀,稱讚呀都是給人面子。如果別人不給自己面子,便會不高興。所以中國人做事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
中西審美上的差異性
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是有著兩種不同思想文化體系的美學。他們各有自己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各有自己不同的發展史及傳統習俗等等,因此種種導致了中西方視覺審美的差異。
中國古代審美心裡偏於表現,以言志緣情為基礎,這使得中國傳統美學更加註重審美的愉悅性而消弱了它的寫實內容,大量運用寫意、抒情的方式,因此有充足的條件使中國美學趨向藝術意境的表現。得於此在視覺藝術上中國創造了自己的書法藝術、特別是在中國畫中表現的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運用人物、山水、花鳥等為題材,體現中國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西方古代審美心裡更加偏重於表現,以摹擬寫實為基礎,使西方傳統美學注重審美的真實性,增強了它的寫實性,運用模仿、再現的方法,因此有充足的條件趨向寫實理論藝術。因此發明了素描,油畫,及在雕塑上的表現,都體現了其對於現實存在、數理比例的高要求,注重視覺形體、物體結構及本質構造。
中西方服裝審美區別
從人類社會出現開始,人們就產生了對美的主觀反映,隨著美學和美感的不斷髮展,也就出現了作為審美意識表現的服裝藝術。審美理想指的是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中所形成的審美追求的集中體現,是一定社會的物質文明生活及意識形態在審美領域中的最高結晶。
中國服裝審美文化大致是在黃河文明的基礎之上,在一個相對於西方來說比較固定和封閉的地區環境下形成的。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中原朝代的更迭,中國服裝文化有了高度的發展。具有強大的傳承性。西方服裝審美文化是建立在地中海文明的基礎之上的,跨越了亞歐非三個大陸版塊,相繼混合了多種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文明。
伴隨著不同種族在亞歐非三大陸的不斷遷移,文化不斷移動、交流碰撞直至融合,最終形成了歐洲基督教文化為中心的服裝文化。而由於不斷的文化融合,西方服裝文化表現出了強烈的複雜性與包容性。相對於中國服裝文化來說,更加多樣化。
西方文化比起東方大陸文明來說比較開放,融合外域文化更是其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種明喻文化。一個地處遠東,一個地處西歐。中西方地域文化起源的不同,決定了服裝文化的不同。
中國黃河文明中蘊含著農業文明,自古中國人的性格就如同大地一般寬廣和溫和,形成了以含蓄包容為特徵的中國文化。再加上漫長的封建社會政治體系,構築了自己發達的文化體系。中國服裝文化的起源如同中國文化一樣是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環境中發展繁榮起來的,具有單一而鮮明的特色。
而西方服裝文化的起源來自於他廣闊的地理環境中不同文明的相互交錯和影響,是伴隨著民族的大遷移而形成的。西方服裝文化經過來自北方日耳曼民族大遷移,逐漸處於不斷融合,不斷積累,不斷揚棄的變化中,形成一種活躍積極的性格特色。西方構築了一種與東方美學截然不同的審美文化體系。在服裝審美方面,西方人特別崇尚人體美,重視表現人體的性差異,毫不忌諱表現出性感,這與東方儒家文化截然不同,常常將服裝作為人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
尤其是當畢達哥拉斯運用數學方程來解算人體比例,研究出人體的黃金分割比例,更加顯露出西方形體寫實風格與東方意境寫意風格的差別。另外,西方服飾以立體裁剪為基礎,大都表現出三維效果,強調立體感和合體感,追求身體與服裝之間的最大程度的契合,追求裝扮風格與整體造型相適應,同時採用各種立體飾物比如花結、荷邊、絲帶、切口等裝飾服裝,所用布料上的花紋、圖案雖然簡單,甚至許多服裝製作材料是單色的布料,但是風格卻自然協調,易於激起觀賞者審美的愉悅感。
審美意識是一個人在自己的審美活動之中,呈現出的對不同的審美物件的能力反映,包括審美感知、審美感受、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審美標準等不同方面,即為通常所說的美感。他是審美活動進入人們心理思維階段後所產生的意識活動。而服裝審美意識則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通過服裝所感受,以思維意識形態表現的美感。
- 中西方的服飾禮儀差異
- 工作中激勵人的話
- 三年級日記開學第二天
- 崗位調動申請書精選範文
- 電大畢業自我鑑定怎麼寫
- 給大學同學留言的真心的畢業句子
- 福州市醫保卡查詢個人賬戶
- 低碳生活的宣傳精選標語
- 兒童古詩詞最簡單的作品
- 寶寶學畫畫圖片大全_寶寶學畫畫入門圖片
- 扁桃體切除的後遺症有什麼
- 七年級語文複習計劃的確定
- 高中校園足球訓練計劃最新五篇
- 夏季養生瑜伽怎麼練
- 微信好友營銷案例策略分析
- 幼兒簡單紙杯手工作品圖片欣賞
- 電腦硬體都包括哪些及其作用是什麼
- 表達表白的英語句子
- 乘務員應聘自我介紹
- 六年級讀書週記怎麼寫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