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景人像攝影技巧

  人像的拍攝可以不受限於某個特定地點,可以是在整個城市,進行漫遊穿梭式的外拍。場地這樣無邊界、這樣不設限,那在拍攝中與一般情況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一、尋找特色元素

  當時到達香港時已經是晚上了,但香港的夜景舉世聞名、燈火闌珊,實在不應該不出來拍上一些。於是我們來到最富盛名的廟街。

  當你在一個城市裡進行漫遊式的外拍時,最好能瞭解這個城市的最大特色是什麼,然後去找到這種元素,加入到拍攝當中,這樣的片子出來才接地氣、不千篇一律。

  這是以香港特色小巴做背景,後面各種大招牌。雖然是夜景,但周圍補光很足。拍攝夜景的時候需要注意光場,照在模特臉上的光源儘量以冷調的光源為好。因為如果臉上是暖光源,留給後期的餘地便不是很大了。

  二、嘗試靠近,找前景做掩護

  這是蘭桂坊邊上的一個路障隔離欄。一眼望過去,環境雜亂不堪,其實只需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卡帕不也是說過,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走得不夠近,這話雖不是所有情況適用,但不無道理。這張片子,右下方是一個半圓形的虛化的燈,它佔據了大部分的畫面。燈的後面是雜景,這樣就用燈巧妙的把它擋住了。這個前景和後面的背景對比很和諧,前景燈,中景人,後景馬路,層次出來就很分明瞭。

  三、怎樣在城市人流中拍攝

  在人流中拍攝,模特的情緒肯定會受到路人的影響,所以要做的事還是要跟模特事先溝通,讓她儘量放空自己。反正拍攝停留的時間不長,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無言的壓力,而且這也不是十分阻礙通道的行為。

  這次主題是迷失香港,其實背後的含義還有一層尋找自己。這張片子是參照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的感覺拍攝的。背景燈光騷動,人流穿梭。拍攝時候我將光圈開到最大,達到不讓背景搶主體的效果。若有三腳架,還可以嘗試慢快門,營造主體不動,四周人潮湧動的效果。

  四、不一樣的角度

  在第二天白天時,去乘坐了香港的老式雙層叮叮車,像之前說的那樣,這也是老香港的標誌象徵。

  但拍攝過程,建議各位不要效仿。大家可以用這個思路去拍攝其他的場地,這裡只是做一個特例講解。因為我想要不一樣的視角,於是想到整個人都伸出窗外拍,因為只在車內拍攝,元素太過單調了。

  而此時的光比要掌握好,但最重要的其實還要找一個肯陪你一起瘋的模特。用繩命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