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風格攝影技巧

  談到歐洲古典油畫,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那些傑出的藝術家和他們經久不衰的作品均是膾炙人口。同樣的,在人像攝影裡,一旦從油畫的特質中借鑑一二,瞬時也能有獨特的韻味和風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歐洲古典油畫的特點

  ***1***保持畫面的平和光滑,看不見筆觸

  古典油畫大師認為,繪畫要光亮清晰,表面不能有過多的筆觸起伏,儘量平滑,佈滿皺褶的表面對早期古典油畫沒有意義。

  那麼體現在人像攝影中,就需要柔和並富有立體感的光比過度,可以儘量使用倫布朗布光理論,《油畫般的少女悶悶》的拍攝便是嘗試了這樣布光。

  ***2***以“透明畫法”為主

  古典油畫是從透明畫法上產生的,許多古典油畫大師的技法也是以透明畫法為核心的。儘管後來經過改進和發展,甚至到魯本斯和倫勃朗的畫上,厚畫法已成為主要表現手段,但是在他們的畫中,背景和暗部區域還是以透明畫法為主。

  透明畫法主要是進行色彩罩染,使兩種顏色通過視覺調和產生第三種顏色,它與物理調和派生的第三種顏色雖有相同的色相,但視覺效果不一樣,透明畫法更為深沉,具有珠寶般的光澤。

  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在《四月芳菲》的拍攝中,前期我同時使用了冷暖兩種色溫的光源,故而在冷暖色的過渡中,出現了第三種調和色,為整個場景塑造出了色彩的交疊。後期的調色也儘量遵從了交疊色的視覺感。

  ***3***“深底色,黑託白”,也是古典油畫的特徵

  許多古典油畫大師的油畫名作都是運用深色諸如灰色、棕色、褐色、土綠色等顏色作為畫底,用其他亮色繪畫主體。這種技法從許多現存畫家的未完成稿上看得十分清楚,在一些畫家的原作中也可以看出來是以深底色,黑託白的方法進行繪畫。

  用深底色的優越性是:能很好地把握畫面的總體色調,可以用明暗對比法進行比較,使畫面主次分明,重點突出。背景部分也可以通過透明畫法變得薄而富有色彩變化。

  《戴玫瑰戒指的少女結衣》便是一次這樣的嘗試。在相對黑暗的室外環境中,利用柔光後的閃光燈打亮需要表達的主體,同時用另外一盞使用色片並指數低於主光源的閃光燈照射背景,那麼受光少的範圍自然就淪為了“深底色”。

  二:開始拍攝吧

  ***1***讓光替你說些話

  ①光比

  在拍攝的時候,無論是單獨使用人造光,還是人造光和自然光進行搭配,我都習慣遵從一個原則,即主光源比環境光高出“EV+0.5”,保持合適的光比,不太軟也不太硬的光,能帶來更良好的明暗過度,進行立體感的勾勒。

  ②位置

  以《油畫般的少女悶悶》為例,模特後側方45°為輔光,指數約為EV+0.5;模特前側方45°為主光,指數約為EV+1。

  ***2***按下快門一瞬間的構圖

  談到構圖,已經有太多太多教科書給予過說法,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拍攝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而在古典油畫風格人像的拍攝中,我建議儘量使用標準鏡頭***50mm***進行拍攝,因為超廣角和太虛化的背景都不適合出現在這類作品中。並且在角度方面,通常也是四平八穩的標準構圖。

  ***3***裝一個故事到你的取景器裡吧

  我相信,每一位值得尊敬的畫家,在畫一幅畫時,真正想向你展示的絕不只是他高超的技法,攝影也是如此。更多地與模特溝通,學會有效地去引導模特,拍攝過程中擁有敏銳的捕捉等,一定能讓你的作品更富生命力,讓它說出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