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書法作品圖片

  王之渙《登鸛雀樓》一詩氣勢連貫,厚重有力,虛實相生,意境雄渾。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鸛雀樓歷史文化:

  永濟古稱蒲阪,夏、商、周以前,堯和舜帝都在這裡建都。這裡的文明史源遠流長,距鸛雀樓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類文化遺址,展示了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開始用火,並且使用打製石器。傳說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黃帝,都在這一帶留下了斧闢刀鑿的歷史痕跡。“華夏”一詞的“夏”指的是歷史大夏民族,它的繁榮正是以堯舜禹為象徵的,活動的核心就在河東一帶。

  而據《太炎文錄》說,“華”指的是華山一帶,就是黃河西岸這塊地方。西為華,東為夏,鸛雀樓正好座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這一巧合使鸛雀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鸛雀樓所演繹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不能不為之讚歎。詩因樓作,樓因詩名。滕王閣因王勃而出名,岳陽樓因范仲淹而不朽,黃鶴樓因崔灝、李白而名揚天下,鸛雀樓也因王之渙而名留千古。

  鸛雀樓建成後,經唐歷宋,到金章宗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樓還屹立如故,唐河中府錄事李逵所書的“鸛雀樓”匾額尚存,元初***公元1222年***毀於戰火,元王惲登鸛雀樓記雲:“至元壬申三月,由御史裡行來官晉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獲登樓址,徒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偉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風煙之勝,不殊於往古。是當元初樓已就毀。”明初時,其故基猶存,後因黃河氾濫,故址淹沒,致使樓毀景失。人們乾脆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清初詩人尚登岸寫道:“河山偏只愛人遊,長挽羲輪泛夕流。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西城樓也實在是“盛名難卻,其實難符”。數百年來,鸛雀樓給無數遊人空留下無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