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書法講座

  當代隸書創作的整體水平卻難盡人意,與群星燦爛的漢隸清隸相比,其差距不可以裡計。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隸書書法作品,希望能幫助到你!

  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1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2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3

   現代隸書的探索:

  客觀地說,現當代隸書創作還在清人的藩籬裡打轉。作為個案,有些書法家在隸書的創作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如陸維釗先生的“蜾扁”隸書,劉炳森先生的“劉體”隸書,王鏞先生的“現代”隸書,張海的“草隸”,等等,其中某些作品的藝術成就直逼清隸;但現當代隸書創作的整體水平卻難盡人意,與群星燦爛的漢隸清隸相比,其差距不可以裡計。

  綜上所述,可以大致知道,中國隸書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兩大輝煌期,即漢隸和清隸。要想振興當代隸書創作,就必須搞清楚前人都做了什麼,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們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或者,我們該向什麼方向發展。

  漢隸為什麼輝煌?漢隸千姿百態,奇肆迭出,不管是《張遷》的寬博厚重,還是《曹全》的靈巧秀麗,在我們今人看來,都歎為觀止,美不勝收。以至於產生在邊陲小鎮,寫手連隸法都不熟悉而勉為其難的《爨寶子》,也被我們視為珍寶,奉為圭臬。這就很值得我們思索了。清人王澍說:“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為什麼“以漢為極”?為什麼每碑有奇?原因很簡單:漢隸之所以輝煌,之所以為極出奇,是因為首創,一個“創”字,可以解釋一切。

  清人當然沒有漢人那樣幸運。歷史留給他們的機遇和空間已然不多。他們不可能像漢人那樣海闊天空,一飛沖天,只能在漢人的屋簷下戴著腳鐐跳舞,因為他們不可能脫離漢隸八分的字型、一波三折蠶頭燕尾的筆畫。但清人沒有像他們的前人那樣跳過隸書,另起爐灶。他們抓住了歷史,也沒有辜負歷史。

  時風所及,當今諸多名家走的其實還是清人的路子,如王鏞的以漢晉磚文入隸,張海以草入隸,張繼以碑簡入隸等等。毋庸諱言,當代隸書創作還沒有開闢出屬於自己的路。我們沒有創造歷史,不能怨天尤人。固然歷史留給我們創新發揮的空間越來越有限,但空間總是存在的,路也並沒有堵死。根據我們對隸書發展演變的考察,我們明白,只要我們充分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完全可以開闢出新的藝術領域,闖出新的書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