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漢隸”又稱“八分”,是從漢代開始流行的一種書體。漢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

  1

  2

  3

  4

  5

  漢隸的成熟:

  代秦而起的西漢王朝,在許多方面承襲秦制,書體依然是小篆、隸書並行。篆書多用於重要的官方文獻、符璽、幡信及碑額的裝飾,隸書的使用則更普遍。從戰國縱橫家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簡帛書中,可看出西漢初期的隸書和秦隸是一脈相承的,並沒明顯的差別,只是漢隸比秦隸波磔明顯些,篆意少一點而已。

  西漢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藝術也隨之昌盛。在這種有利的歷史背景下,加快了隸書邁向成熟的步伐。至西漢宣帝年間***西元前七三前四九年***,隸書已基本完成從秦隸到漢隸的轉變。這個結論可從河北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的文物西漢宣帝五鳳二年***西元前五六年***的簡書上,得到驗證。

  如今可以從近代出土的很多西漢竹木簡和繒帛書中,對西漢隸書獲得較全面的瞭解。除前面已提到的簡帛書外,漢代的墨跡隸書主要還有居延漢簡和武威漢簡等。這些漢簡用筆自由奔放,結體富於變化,不事雕琢,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廣闊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