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旅行拍照攻略

  秋天是大自然中色彩最為絢麗多彩的季節,自古以來對於詠贊秋天的詩詞、歌句就多不勝數。接下來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道路上有幫助。

  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微風、秋天的綠水都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讓人陶醉!

  連續幾場秋雨過後,天氣情況越來越好,涼爽的氣候只叫人有一種拿起相機衝出去拍照的衝動。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有了外出旅遊和拍攝的計劃了!那麼如何在這迷人的秋色中拍出令我們心滿意足的“風光大片”呢?

  :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構圖方式呢

  必須學會透過鏡頭在取景框中觀察被攝的景物及周圍的環境,選擇最佳的拍攝點,以得到最為滿意的構圖。在取景、構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突出主體

  在拍攝之前,心裡要像繪畫前那樣首先“立意”,考慮照片畫面中,主要表現什麼,被攝主體安排在什麼地方。然後通過光線、色彩、線條、形態等造型手段,來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攝影師:原野風

  視覺平衡

  一幅構圖達到視覺平衡的照片、能給人以穩定、協調的感覺。平衡有對稱平衡及非對稱平衡兩種、非對稱平衡的構圖,往往比對稱平衡的構圖更富有動感。景物的大小、形狀、重量和方向、以及色彩等都對視覺平衡有重要影響。

  虛實相映

  虛實是指被攝主體與空間前、後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運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虛露實、虛實相間、虛賓實主、以虛托實。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渲染氣氛,增強空 間縱深感。實,主要是表現被攝物件的主體;虛、主要是表現被攝物件的陪體,以襯托主體,它是構成畫面意境的重要環節。

  攝影師:原野風

  講究節奏與旋律攝影構圖,被攝物件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現,有條理地重複,便形成節奏;節奏如果表現出線條、舒暢、和諧、起伏等動態變化,就成為旋律,從而使畫面優美、抒情而流暢。節奏與旋律是深化主題的重要環節,它們包含線上條、色彩、光線的反差與色調中。

  簡單

  實際上攝影是“減法”,就是說畫面上跟主題無關的物體最好全部去掉,越簡單就越好。特別是對初學者,構圖更是應該從簡單開始。

  攝影師:原野風

  天空

  在風景攝影裡,天空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時候天空是構圖的主要部分,而自然界的很多自然想象的美就足以讓人震撼。所以,好的攝影愛好者,應該要時常留意天氣的變化,這樣就會總結到一些自然的規律,例如雨後的晚霞是最漂亮的,雨後如果出太陽,你就會見到彩虹等等。

  攝影師:原野風

  參照物

  單憑照片裡的景物,有時候我們很難判斷物體實際的大小,而通過我們熟悉的參照物,對比後我們就能“感覺”到景物的大小了。這種參照物通常用來表大自然的雄偉,壯觀。

  :掌握光線的運用

  攝影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對光線的運用結果。光線直接影響色彩和影調,影響線條和形態。因此,在同一景點,拍攝同一景物,如果光線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構圖意境和不同氣氛的照片。

  大家都知道,攝影最離不開的就是光線,光是攝影的靈魂,然而用光可以說是一個高深而複雜的問題,要熟練掌握並不容易。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一些用光的基本技巧對於提高拍攝質量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

  光線通常可以簡單分為順光、逆光、側光、側逆光等幾種,而秋天的陽光特別明媚和暖,不像夏天般的強烈耀眼,只要對光線的運用作恰當的瞭解,拍攝出好照片的機會要比在夏天時大得多。

  1.順光:

  順光就是光線從正面照射向被攝體,也就是說光線的方向與鏡頭的方向一致。陰影光源高低位的不同又分為高位順光、水平順光、低位順光等等,在順光照明條件下 拍攝,被攝體各部分都得到了比較均勻的照明,陰影面積很小,影調的明暗反差不大,因此往往會顯得平淡,立體感和空間感不強,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容易掌握 的光線就莫過於順光了,而且目前大多數消費者使用的都是數碼相機,數碼相機一般都以多區域測光為預設測光模式,對於順光的環境能夠輕而易舉的記錄下來。

  不過,順光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可能會顯得過於寫實平淡。

  2.逆光:

  逆光就是光線從背面攝向被攝體,光線的方向與鏡頭的方向正好相反。逆光是最能表現物體輪廓、質感的光線,秋天的植物、樹葉都開始變黃的季節,拍攝這類畫面,逆光是最好不過了。在秋季的大自然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覺當明媚的陽光從樹林的背後射來時,樹葉所產生的那種透明質感的美麗了,而且在逆光下的色彩會顯得更加鮮豔奪目,樹幹、樹枝的輪廓也會被清晰得勾畫出來,讓拍攝的照片更具層次感和縱深感。

  逆光的運用,要比順光要考究得多,倘若曝光過度,被攝景物的層次少,色彩也顯得平淡無力;倘若曝光不足,被攝景物又會顯得黯淡無光,會容易犯曝光不足的問題。此時需要掌握的是測光的技巧,一般的數碼相機都會有多區域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點測光等三種模式,下面我們先了解他們的分別。

  多區域測光

  這種測光模式也稱“智慧化”測光,是一種高階的測光方式。測光系統將取景畫面分成若干區域***不同的相機劃分的形狀、方式不同***,分別設定測光元件進行測量,然後通過相機內的微電腦對各個區域的測光資訊進行運算、比較,並參照被攝主體的位置,推測出被攝體的受光狀態是逆光還是一般光照,從而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全部衡量後,計算出合適的曝光值。

  中央重點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主要是測量取景屏畫面中央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範圍內的亮度,畫面其它區域則給以平均測光,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範圍外的亮度對測光結果的影響較小。至於中央面積的多少,因相機不同而異,約佔全畫面的20-30%。

  點測光

  點測光的測光範圍是取景器畫面中央佔整個畫面約2~3%面積的區域。點測光基本上不受測光區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點測光對被攝體或背景的各個區域進行檢測。點測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度。

  顯然,對於初學者來說,多區域***智慧***測光是最為合適的,不過相機的測光系統並不是百分百準確的,尤其是逆光情況下,較容易出現曝光不足的情況,往往需要增加曝光補償來改善,那到底該加多少呢?此時數碼相機即拍即看的便利性將能得到充分的應用,通過對螢幕照片的觀察,則可較容易獲得準確的曝光補償。

  如果想獲得精確一點的曝光,點測光則是你的最佳選擇,譬如說想表現透過陽光的葉子、人物/風景的剪影、深沉有力的雲彩等等場景時,只要利用點測光對高光部位進行測光並且適當配合曝光補償的運用就能輕鬆獲得滿意的效果。另外現在的數碼相機許多都有包圍曝光功能,只要按一下快門就能獲得多張不同曝光度的照片, 這樣拍攝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

  3、側光

  側光就是光線與被攝體的正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側光還可以細分為前側光、全側光、側逆光等,前側光是指光源從被攝體的左前側或右前側進行照明,此時被攝體的大部分面積會處於光照之中,而較小的部分會形成一定的陰影,這樣物體則顯得具有立體感了。

  相反光線從被攝體的左後側或右後側進行照明的光線則稱為側逆光, 側逆光下的被攝體將會大面積處於陰影之中,不過則顯得輪廓清晰,層次分明。

  :如何運用線條

  線條是構圖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離不開線條。

  通常起線條作用的有樹、草、電線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線條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形象,如水平線能表示穩定和寧靜,垂直線能表示莊重和力量,斜行線則具有 生氣,活力和動感,曲線和波浪線顯得柔弱、悠閒,富有吸引力;濃線重,淡線輕,粗線強,細線弱,實線靜,虛線動,構圖時可晃活地加以運用。

  :拍攝題材

  霧景的拍攝

  霧景的風光照,畫面別有一番情趣,清新淡雅,似一幅水墨畫。在廣闊平坦的田野,霧氣較為穩定,攝影者可以從容構思創作;而山區的霧則飄浮流動,變化多端,攝影者要把握時機,在主體半遮半掩之時按下快門。

  霧中的大自然似有似無,時隱時現,在視覺給觀賞者宛若仙境的感受。但是,旅遊攝影者應瞭解的是,如果霧過於濃厚則不宜攝影。

  霧天的光線是散射光,物體形態和畫面的色彩較難表現出來,近景較為清晰,景物愈遠愈模糊。旅遊攝影者在選景時,應取具有一定輪廓,色調有明暗對比的景物;處理好前後景的關係,表現出畫面的層次。攝影者可以在前景納入色彩鮮豔的花卉,或安排一個身著紅色服飾***或用其它道具***的模特點綴,從而使整幅畫活躍起來,營造視覺的強烈對比。在單一色調的景物中,只要有很少的不同色彩的物體在其中,這個物體就顯得特別顯眼,這就是色彩對比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在 構圖時,色調突出的景物所佔的畫面比例不宜過大,否則會破壞霧景應有的視覺效果。

  拍攝霧景,在曝光量要適當增加1EV,如果想拍攝出具有高調效果的風光照,拍攝時的曝光量可增加1.5——2EV。雖然霧天多為散射光,但我們認真觀察陽光的照射方向,還是有逆順之分的。在順光情況下,畫面宜流於平淡,逆光情況下拍攝霧景,可以增加畫面的透視效果。

  順便一提,霧天的溼度大,旅遊者注意為嬌貴的相機防潮,應到需要拍攝時再從包內取出使用,旅遊回家後要及時放入乾燥箱內吸溼。

  霧天氣候是有季節性的,那麼攝影者在無霧的天氣就無法創作這一題材的內容嗎?不是的。在無霧的天氣,攝影者可以用高堅霧化鏡***150、151***人為模擬霧景效果,在使用時調整鏡座中的霧化鏡位置可改變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背景距離愈遠,霧的效果愈自然。

  如何拍攝日出、日落

  在高山上拍攝日出時要事先了解日出的時間和方向,並根據遠近景物安排畫面,選好拍攝點。

  如果天際無雲,火紅的太陽會突然出現,當紅日露出剛剛呈圓形時,正是拍攝的好時機,稍有遲疑,旭日那特有的紅色就會迅速消失。

  如果天際有較低的雲層,紅日往往被遮住,但云層間常會出現絢爛的彩為提高拍攝成功率,可以設計幾種曝光方案組合拍攝。

  日落時,太陽顯得又大又園,若周圍有火燒雲,景緻相當迷人。為正確曝光,也應該設計幾種曝光方案組合拍攝。

  水景的拍攝

  旅遊,人們所到之處不外乎山山水水,大到江河湖海,小至山澗涓涓細流,所謂山重水複又一景,因而風光攝影中水景的拍攝佔有很重要的部分。況且,廣東地處沿海,夏日眾多的遊人多往海邊一旅。 水景的拍攝大致分為:海灘、河流、小溪、湖泊等。

  在海邊拍攝風光,海灘上往往顯得空曠,攝影者選取畫面時要多觀察勤思考,適當選擇安排前景***礁石、椰樹***、中景***行駛在海中的漁船***、遠景***天邊的雲彩***。在海邊取景構圖還要注意海平面的平衡,否則照片中搶眼的斜線就會使觀者感到彆扭。同時,因海灘線條缺少變化,攝影者可選擇較高處位置以海浪或海灘為 對角線拍攝,營造出一種視覺效果。構圖相對多用橫幅以表現大海的寬廣。

  這裡還可以告訴攝影者一個辦法,如果海面天空沒有云彩,畫面平淡,可在鏡頭前裝上用 高堅彩虹鏡,拍攝出來的效果會讓你有眼前一亮的驚喜。拍攝河流時,攝影者構圖時應裁取河道彎曲部位,利用曲線引導人們的視線,注意調整不同的影調層次,利用岸邊的花草樹木做前景。早晚拍攝河流***海景***,可用加減補償曝光的辦法多拍幾張,以獲得不同影調效果的照片。

  拍攝山澗小溪時,由於場景小,攝影者可多選擇在溪正中或對角線拍攝的構圖手法,同時用豎拍以加深畫面的縱深感,獲得較大的場景效果。拍攝小溪多為信手拈來的小品,故攝影者還要在用光線和色彩上取勝。由於山澗溪流光線較暗,拍攝時應用三腳架穩定照相機。拍攝小溪或瀑布,攝影者既可用較高的快門速度 ***1/500秒***來凝固清晰的畫面,也可以用慢速***1—3秒,具體視流速而定***創作出如夢如幻的似煙霧一般的流水。如果光線明亮,也可以在鏡頭前裝高堅的減光鏡,如果旅遊者沒有減光鏡,可採用多次曝光的辦法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此種方法要進行曝光值的換算,故不建議初學者使用。

  拍攝湖面景色時,由於水面平靜如鏡,旅遊者可注重拍攝水中倒影,表現出湖面的寧靜。當然,在平靜的水面投入一塊石子,激起層層瀲灩,或劃過一葉扁舟,可以增加畫面的動感,形式就活躍起來。所以說,拍攝湖面水景可動可靜,都不失為創作的辦法。

  小貼士:

  忌陽光直射攝影

  亮麗的陽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使景色有生氣,色彩飽和,併為使用高速快門和小光圈提供了條件。但是強烈的陽光也會帶來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線會使被攝 人物睜不開眼,同時,高角度的直射光還會在人物臉上造成濃重的陰影,損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戶外拍照,應多讓陽光從側面照射被攝者,忌臉部直接面向太 陽。

  忌人物與有色環境過近攝影

  在明亮的光線照射下,物體的反光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人物應儘量遠離那些色彩明豔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築物的外牆、大型遮陽棚等***,否則那些景物的色彩會對映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忌頂光時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攝影

  因為水泥地表面較平整,且顏色淺淡,會形成較強的反射光,這種自下而上的“腳光”,往往造成一種恐怖效果,應儘量避免。

  忌立於樹旁拍照攝影

  光與影相輔相成,光愈強,影愈深。當人物站在樹旁拍照時,陽光時常會把樹葉投影到人物身上、臉上,造成斑駁的陰影,有損畫面的美感。

  忌忽視濾光鏡攝影

  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

  以上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攝影上有用請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