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書法臨摹

  書法藝術的形神韻動及其天人合一的特徵體現了心理學的意識運動思想和人本思想,其暢神與健心的價值功能又符合心理健康的需要,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楷書的臨摹特點:

  楷書是已經經過發展的藝術了,歷史給留下了太多的經典。雖然無論把哪個時代的作品作為範本,都難免受到那個時代書風的影響。下筆即落入前人規範,下筆既顯現前人面目,沉迷其中難免為以後的個人風格形成造成羈絆。但對於初學者把握楷書的基本技法,臨摹還是不可欠缺的步驟。作為傳統學習的惟一手段“臨摹”,在整個書法的學習過程中佔有著重要的意義。臨摹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向傳統經典學習,從而獲得對楷書技巧的掌控能力。在對於傳統經典的學習過程中,取捨的原則存於個性深處。主動選擇和調整取決於個體。選擇接近自己審美感覺的範本是楷書臨摹的關鍵。個人以為由初唐入手比較合適。首先在法度方面做足工夫,以後無論是上溯魏晉還是下追明清,有“法”在心,才能有所依憑。

  藏、露、頓、挫諸般筆法;疏、密、長、短等結構法則都可以通過臨摹學習過來。***書法的形式構成筆法和章法***臨摹是借鑑別人的經驗,不僅僅依靠自己感覺中的摸索的過程。所以要“傍通點畫之情,探究始終之理”。資訊時代的依靠科技、依靠當代眾多的名家、依靠報刊、網路等傳媒,早已經學會了如何辨證地學習傳統。正試圖接近書法的核心。正在開創全新的楷書之路。

  “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是古人對臨帖提出的要求。摹***啟蒙適用於兒童***、照臨***初學***、背臨***加強訓練***和意臨***為創作做準備工作***是今人對臨帖的闡釋。在經過漫長時間的積累,會逐漸的線上條的力度和運動感方面做足工夫,那麼臨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在熟悉了中、側、藏、露、搓等筆法之後,會豁然開朗,楷書的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有如此多的規矩,在或長、或短、或收、或放中,其字型本身的美感就會躍然紙上。

  在歷史的穿越中被形容為法度森嚴的楷書,其謹嚴之處不僅只包含筆法一個方面,還表現在結構上的留空***間架結構***。唐孫過庭雲:“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歐陽詢、黃自元等書家都對此有詳盡的闡釋。那些珠璣之言,是楷書體式的規則。在臨習階段姑且將其全部的拿來,待到以後在進行辨證的學習和提煉,也不失為過。

  過對不同的文詞內容,產生不同的想象空間,從而通過筆觸加以再現,進而完成整個楷書的創作。於是就出現了面目不盡相同的作品。***每個書者的文化環境、知識結構、性格特點都不相同,對於相同事物的感覺、不同時間的感受也各異***。

  書者的情緒在楷書的創作中是“大者”,是命脈,是楷書氣勢的具體表現。同時,它也是最易察覺和最難表現的,只有在長期的加強欣賞水平和技法練習之後,才能將其自由地、自然地運用出來。

  書法的抽象性質決定了其可以注入精神內涵。對於所掌握現有知識的不滿,又為楷書的創作注入了新活力。對於文詞理解、筆法和章法的感覺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只要按照正確的楷書學習法則,就會得到自己楷書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