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字正楷書法

  在歷史上,楷書也叫真書、也叫正書,甚至也有將隸書稱為楷書的,在名稱上不盡一致。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學習書法為什麼先學楷書?

  1、學習書法為什麼一入手要先學楷書?看來這個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有許多人,特別是經常寫字的人,對這個問題也存在著許多誤解和偏見。有的以文字形成脈絡為根據,說中國文字是由古文字到甲骨文,由甲骨文到大篆,由大篆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由隸書到楷書,是以這個程式形成發展起來的,那麼練字也應按照這個程式去練。kvN

  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一個是時間問題,人的一生僅有幾十年,生命沒有給我們那麼長的時間。如果我想專攻楷書,照此程式我應從古文字練起,那麼古文、甲骨、大篆、小篆、隸書,然後再到楷書,這幾十年的時間太少了,這是不行的,這是空洞的不切合實際的教條主義;"

  另一個問題是有沒有榜樣可以參照學習?,稍懂得點書法常識的人便知道,甲骨文是從請末才被發現的,儘管甲骨文是幾千年前的文字,但在晉唐時期不用說去學習臨摹,甚至連甲骨文是個什麼東西都不知道,那時人們見到最早的文字也就是大篆、金文之類的書體。當時的書家以致於後來的書家都沒有按照文字的發展脈絡去練字的先例,所以練字應按照文字的發展脈絡去練,這種說法不能成立。

  有的人說,只寫行書草書,從不寫楷書行不行?當然,這也是可以的,但是,這裡有個層次標準的要求問題,就是說你寫字到底要求自己達到一個什麼水平?許多人寫字也是寫了一輩子,但是就是達不到高層次,寫到一定的時候寫不動了,他的字再也長不上去了,原因是什麼?往往就是楷書的基礎不行所造成的,也就是功底不過關,他的功底已經不夠用了。我們舉目看一看象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趙孟頫、鄭板橋等等,這些一流的書法大家,那一個不都有著雄厚的楷書基礎,那一個不都是因為楷書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才產生了自己特有的書體風格呢。所以我們說雖然練字可以不寫楷書,但是沒有楷書基礎的字,水平不會太高。

  2、中國文字的發展有一個特點,筆畫越來越簡單,技法越來越複雜,書寫法則與規定難度越來越大。對於那些複雜的書寫技法來說,楷書的出現應該是達到了頂峰。具體地說,楷書囊括了書法中所有的筆法,如藏鋒、露鋒、中鋒、偏鋒、縮鋒、裹鋒、連筆、頓筆、抽筆、斷筆、跪筆、彈筆、懸針、垂露、暗過、淹留、欲豎先橫、欲橫先豎、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無垂不縮、無往不收、陰陽頓挫、俯仰翻合、還有指法、腕法、掌法、身法、撥燈法等等等等。這些技法筆法在楷書中均可用到。先學楷書實際上就是先從規矩入手,先認識和了解什麼是共性、什麼是公認的法則?什麼是必要的法度?

  欣賞: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