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投資基金產品

  小編先帶你看看什麼是基金,基金到底有沒有風險!

  基金就是大家把自己的閒錢交給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選擇合適的基金經理去投資股票、債券以及其他國家允許的投資手段,簡單地說就是一種特殊的代客理財方式。

  基金是否有風險。

  除了儲蓄或國債、貨幣基金外,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基金也不例外,因為股票和債券是基金主要的投資渠道,二者的波動勢必會影響到基金淨值的波動,基金淨值的下調,或長期低迷,就是基金的風險。

  小劉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每月的工資在各項生活費用支出後還有一些結餘,於是他便想用一部分資金來進行投資。由於平時工作比較忙,無法盯盤買賣股票,小劉便計劃做基金投資。但面對琳琅滿目的基金產品,買哪隻基金,小劉也一時沒了主意,便向在基金公司工作的朋友求教。朋友建議小劉,大部分基金產品雖然屬於相對穩健的投資,但也要先做好自身風險評估,然後查詢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篩選合適的基金產品。

  朋友建議小劉,進行風險評估應注意以下5個問題:投資者年齡、預期目標的實現時間、是否有投資經驗、未來5年的收入狀況和可接受的投資風險。

  第一,投資經驗。

  投資經驗可以幫助投資者提高對基金產品的鑑別能力和對投資風險的預判能力。一般而言,投資經驗越豐富的投資者,越能按照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

  第二,預期目標的實現時間。

  預期目標的實現時間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但是,投資目標的實現時間究竟有多長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短期目標應該為1年以內,中期目標應該是1~10年,長期目標應該是10年以上。

  第三,投資者年齡。

  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收入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年輕人收入在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較強;老年人收入相對穩定,抗風險能力較低。相對於上述兩者來說,中年人收入先是逐漸增加,後是逐漸遞減,風險承擔能力也是先增加,後遞減。

  第四,未來5年的收入狀況。

  收入水平與風險承受能力直接相關,未來5年的收入狀況更能說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投資者身體健康,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職業確定,工作穩定,未來5年的收入狀況投資者自己基本上是能夠估算出來的。

  第五,可接受的投資風險。

  所謂可接受的投資風險就是風險承受能力,而風險承受能力又是與投資者的年齡、家庭情況、職業、置產情況、風險投資經驗等相聯絡的。

  根據小劉的情況,每月可理財的資產在3000元以內,且對產品的流動性要求很高,閒錢會隨時用作其他用途,可以考慮投資貨幣基金,隨時變現,且風險低,適合打理閒錢。而小劉的爸爸作為一名事業小有成就的企業主,收入狀況良好,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小劉根據朋友的建議推薦爸爸購買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以獲得超額收益。

  根據自己的風險評估狀況,小劉明確了自己要買的基金型別,但對選擇哪家公司、購買哪隻產品還是拿不定主意。

  朋友建議小劉,可以持續關注基金公司的整體投資業績。連續幾年的整體業績比較穩定的基金公司,其投資風格也相對穩健。此外,是否擁有足夠的產品線,以及每一產品線是否擁有一定市場代表性的產品,也是判斷一家基金公司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對此,可以從基金公司公佈的定期報告中觀察,也可以結合基金評價機構所公佈的業績排行榜分析。

  基金經理對基金投資具有重大影響,在選好基金公司之後,還要考察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也可以重點考量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歷史業績、選股能力、選時能力、職業操守等。

  在朋友的一番講解下,小劉對基金投資有了初步的瞭解,最終也選擇了比較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