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散戶如何從股指期貨中獲益

  下面小編來向大家介紹:炒期指一定要注意控制風險,否則你可能血本無歸。

  股指期貨已進入衝刺階段,面對這場饕餮盛宴,不少投資者躍躍欲試。張劍虹表示,股指期貨是一種全新的投資品種,投資者在交易前最好對股指期貨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參加期貨公司推出的模擬交易,以避免因規則不熟而產生的風險。

  很多人表示疑問,買一份股指期貨需要多少錢?對此,專家表示,如果滬深300指數點位在5000點***後文所說的資料都是按照5000點時計算***,按照“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規模=滬深300指數點×300元”的計算公式,合約規模在150萬,保證金比例一般10%左右,投資者可以用大約15萬元資金買進或賣出一張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但事實上15萬元還是不夠的,指數點位、合約價值、保證金都會發生變化。實際交易時合約佔用的保證金一般不應超過保證金賬戶資金總額的1/3,也就是說,投資者買賣1手合約應準備大約50萬元的資金。如果出現賬面餘額不足的情況,投資者還需要不斷追加保證金。

  炒期指除了要準備充足資金外,投資者還要控制好風險。“炒期指和炒股票有很大區別,投資者不能把兩者混淆。”張劍虹表示,與股票投資相比,股指期貨是以小博大的投資,只要10%的變動,就可給投資者帶來100%的收益,但做反了方向,則是100%的虧損,因此,對風險估計不足的投資者可能要栽大跟斗。

  中小散戶如何從期指中獲益?

  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設計的高門檻,使得未來股指期貨市場成為機構逐鹿的天下。作為中小投資者如何才能分享期指帶來的收益?對此,張劍虹表示,股指期貨推出前期,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但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簡介參與股指期貨。

  記者瞭解到,按基金投資股指期貨的徵求意見稿規定,開放式基金***不含指數基金和ETF***做多股指期貨,其買入合約的名義價值不能超過基金總資產的10%,而且,目前只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可以參與股指期貨,其他如債券型、貨幣型、保本型基金均不能參與。

  據悉,目前許多專家正呼籲創設偏期型基金,以滿足中小投資者的需求。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最近也表示,股指期貨開始時門檻要高些,以防投資者一哄而上,待市場基本成熟後,可以考慮推出適應中小投資者需求的小型指數。相信不久將來,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更多渠道去分享期指帶來的收益.

  相關連結

  釋疑:什麼是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就是以股票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雙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後的股票指數價格水平,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

  對於投資者來說,股指期貨可提供更加豐富的盈利模式。中投證券研究員丁儉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單邊市場,市場參與各方只能從股市的上漲中獲利。股指期貨則使投資者在上漲和下跌中都有盈利機會。

  一位證券業從業人士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國股市目前尚沒有做空機制,就好比一輛車只有前進擋,沒有剎車擋和倒車擋。只有車往前開——股市漲的時候,投資者才能賺錢,股市跌就都被套住。而股指期貨最大的誘惑就在於“做空”也能賺大錢。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指數無論上漲或是下跌,都可以賺錢,但從另一層面講,也都有可能賠錢。

  規則:不能“捂”,和股票投資不同

  專家提醒,期市和股市是兩個“遊戲規則”完全不同的市場,在沒做好相關準備之前,貿然進入會冒很大風險。

  炒期指和炒股票的區別很多,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是保證金槓桿交易放大風險。按目前的制度,期貨公司一般將最低保證金的比例定為10%,也就是說,無論漲跌,收益和風險都會被放大10倍;二是每日結算即時凸顯風險。炒股有“捂股”之說,牛市捂股可享受上漲快感,熊市中捂股也可避免現實虧損,等待“解套”。然而這套操作手法在股指期貨上則完全行不通。股指期貨實行的是當日無負債結算,也就是說,每天交易結束後,投資者手中倉位的盈虧都要結算清楚,盈利部分滾入結算保證金,虧損部分也要從結算保證金中扣除。如果剩餘保證金不足以彌補虧損,期貨公司會要求投資者第二天開市前將保證金補足。否則,期貨公司有權將其倉位視虧損程度,部分甚至全部強行平倉,由此帶來的損失由客戶自己負責。

       宣告:期貨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