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大宗交易規則有哪些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的規則是是什麼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上交所簡介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佈市場資訊。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2015年5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就共同建設離岸人民幣金融工具交易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法蘭克福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作為該平臺的運營機構。

  上交所大宗交易規則:

  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進行了修訂並於今天正式釋出。修訂後的《交易規則》將於2013年12月9日起實施。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對大宗交易機制創新、債券分期償還相關安排、債券單筆申報上限、債券ETF等品種的當日迴轉交易等事項進行了補充和調整。

  大宗交易規則一是、適當調低大宗交易門檻,將A股、B股和基金的大宗交易門檻調低至原有標準的60%左右,國債和債券回購的大宗交易門檻也調低至其他債券的相同標準。具體而言,A股大宗交易最低限額由“50萬股或者30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30萬股或200萬元人民幣”;B股由“50萬股或30萬美元”調整為“30萬股或20萬元美元”;基金由“300萬份或30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200萬份或200萬元人民幣”;國債和債券回購由“1萬手或100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1000手或100萬元人民幣”。

  大宗交易規則二、是增加大宗交易申報型別,提供固定價格申報。現有的大宗交易以協商議價為主,容易引發市場對於成交價格的猜測甚至質疑。本次修訂新增“固定價格申報”型別,提供更為公開透明的價格選擇。交易雙方可以選擇由市場形成的收盤價或者全天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進行交易,以滿足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進一步提升大宗交易透明度與公允性的需求。

  大宗交易規則三、是延長大宗交易成交申報的接受時段。在現有的大宗交易時段基礎上,增加16:00-17:00的大宗交易時段,在該時段內可接受大宗交易的成交申報,所達成交易於次一交易日進入清算交收程式。

  大宗交易規則四、是完善債券分期償還業務規則,對償還方式、計價單位、交易單位、除權處理等具體事宜作出了特殊規定。

  大宗交易規則五、是提高集中競價系統債券單筆申報最大數量,將集中競價系統債券交易和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的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由1萬手提高為10萬手,即1億元面值,從而更好地滿足參與債券現貨和回購交易的投資者需求,提高上交所債券市場的交易效率。

  大宗交易規則六是明確債券ETF、交易型貨幣基金和黃金ETF實行當日迴轉交易。由於債券交易實行當日迴轉交易,而債券ETF和交易型貨幣基金主要以債券為投資標的,在交易屬性方面與債券非常相似,同時,黃金期貨和現貨交易均實施當日迴轉交易,黃金ETF也有必要作出相同的交易安排。因此,本次修訂明確債券ETF、交易型貨幣基金以及黃金ETF實行當日迴轉交易。投資者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當日可以賣出。

  據悉,修訂後的《交易規則》的部分內容,如大宗交易新增申報型別、盤後交易時段等業務,由於涉及市場業務及技術準備等諸多事項,暫不能實施,預計將在2014年4月上交所完成相關技術開發和測試後再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