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飲酒的禮節
飲酒是各種宴會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專案,儘管人們飲用的酒的品種有所不同,但是對基本的還是應共同遵守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在正式的宴會上,服務員開啟酒瓶後,先要倒上一點遞給主人品嚐。主人應先飲一小口仔細品評,然後再嘗一口,感到所上的酒完全合乎要求時,再向服務員示意,可以給客人們斟酒了。斟酒的順序是:先主賓,然後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時,酒杯應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拿酒杯的姿勢因不同種酒杯而有所不同。有的要用整個手掌握住,而高腳杯則應以手指捏住杯腿。
會喝酒的人飲酒前,應有禮貌地品一下酒。可以先欣賞一下酒的色彩,聞一聞酒香,繼而輕吸一口,慢慢品味。不要為顯示自己的海量,舉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飲而盡,使酒順著嘴角往下流。也不宜一邊抽菸,一邊飲酒。鑑於酒後易失言、失禮,故宴請活動中飲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
敬酒要適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成心把別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往他人飲料杯中倒上烈性酒。對於穆斯林不允許敬酒,甚至不能上酒,因為穆斯林飲酒是違背教規的。
在宴會上不會喝酒或不打算喝酒的人,可以有禮貌地阻止他人敬酒,但不要什麼都一概拒絕,至少要喝上一點汽水、果汁或其他飲料,使舉座盡歡。拒絕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種方法。***1***主動要一些非酒類的飲料,並說明自己不飲酒的原因;***2***讓對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裡少許斟一些酒,然後輕輕用手推開酒瓶。按照禮節,杯子裡的酒是可以喝下的;***3***當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裡斟酒時,用手輕輕敲擊酒杯的邊緣,這種做法的含義是“我不喝酒,謝謝” 。當主人或朋友們向自己熱情地敬酒時,東躲西藏,或把酒杯翻過來
放,將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都是失禮的。
祝酒是席間的一個重要禮儀程式。正式宴會中上皆有敬酒之舉,祝酒時,應當是主人與主賓先碰杯。碰杯時應目視對方***眼鼻組成的三角區***以示致意,不目視對方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交叉碰杯是必須避免的。
參加外方宴請,應事先了解對方飲酒習俗和祝酒的講究。在賓主雙方致辭祝酒時,應停止飲酒和交談。奏國歌時更不能飲酒。在國外正式的宴會上,通常應由男主人首先舉杯,並請客人們共同舉杯。若是他要為在座的女士們的健康而幹懷,則不應忘掉任何一位女士。客人、晚輩、女士一般不宜首先提出為主人、長輩、男士的健康乾杯。女士接受他人祝酒時,不一定要舉起自己的酒杯,以微笑表示感謝即可,自然稍微喝上一點更好。當為尊貴的人物的健康而乾杯時,酒杯中的酒最好一飲而盡,若自己酒量不行的話,事先應只斟少許酒。
相關閱讀:西方餐桌禮儀
西方餐桌禮儀起源於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著拜占庭文化啟發,制定了一系列細緻的禮儀。
到了羅馬帝國的查裡曼大帝時,禮儀更為複雜,甚至專制。皇帝必須坐最高的椅子,每當樂聲響起,王公貴族必須將菜餚傳到皇帝手中。
在十七世紀以前,傳統習慣是戴著帽子用餐。在帝制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嚴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樣的用餐習慣。高盧人坐著用餐;羅馬人臥著進食;法國人從小學習把雙手放在桌上;英國人在不進食時要把雙手放在大腿上。
歐洲的餐桌禮儀由騎士精神演變而來。在十二世紀,義大利文化流入法國,餐桌禮儀和選單用語均變得更為優雅精緻,教導禮儀的著作亦紛紛面世。
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傳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須穿上得體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禮物,處處表現優雅的言談舉止。
餐具擺放的位置主要是為方便用餐,由外而內取用。用過的餐具切忌放回桌上,通常侍應會收起用過的餐具。
①紅酒杯:喝酒時應拿著杯腳,而非杯身,避免手溫破壞酒的味道;
②水杯:喝飲品前最好先抹嘴,以免在杯上留下油漬;
③白酒杯;
④甜品匙;
⑤甜品叉;
⑥麵包碟;
⑦牛油刀;
⑧魚叉;
⑨大叉***主菜叉***;
⑩餐巾:大餐巾可對摺成三角形放在膝蓋上,抹嘴時,宜用餐巾角落的位置;離開座位時,可把餐巾摺好放在椅上或桌上;用餐後,應把餐巾摺好,放在餐盤的右邊;
⑾大刀***主菜刀***;
⑿魚刀;
⒀湯匙:喝湯時忌發出聲音。喝湯後,湯匙不應放在碗中,應把湯匙拿起放在湯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