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葵的含義是什麼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往往沒有注意到有一種花,它的花色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早上花的顏色是白色或是粉紅色,一到下午就會變成大紅色,在這短短時間能有如此變化是相當特殊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它就是芙蓉葵。那麼,在含義大全中,?

  芙蓉葵的含義:早熟

  芙蓉葵是錦葵科,木槿屬,拉丁學名***Hibiscus moscheutos Linn***,又名草芙蓉、大花秋葵,原產於北美。落葉灌木狀。葉大、廣卵形,葉柄、葉背密生灰色星狀毛。花大,單生於葉腋,有白、粉、紅、紫等色。喜陽、略耐陰,宜溫暖溼潤氣候,忌乾旱,耐水溼,在水邊的肥沃砂質壤土中生長繁茂,具有較高觀賞、食用與藥用價值。


芙蓉葵

  芙蓉葵是多年生草本,高1-2m,莖亞冠木樁,粗壯,叢生,斜出,光滑被白粉。單葉互生,葉長8-22cm,葉背及柄生灰色星狀毛,葉形多變。基部圓形,緣具梳齒。花大,直徑28cm,單生莖上不葉腋,花色玫瑰紅或白色,花萼宿存。花期6-9月。

  芙蓉葵繁殖通常用播種或分株繁殖。成熟種子具有很強的活力,種子發芽的內在潛力很大。一般播種前用開水浸燙種15秒,28-32℃溫水浸泡至種皮破裂,然後32℃恆溫催芽。

  也可用涼水於室溫浸種,一天換一次水,三四天種皮即可破裂,32℃恆溫催芽。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條件下三四天即可出苗。播種苗生長強健,早春播種,當年可少量見花。秋季播種,翌年即可正常開花,分株繁殖,春秋兩季均可進行,再生能力極強。春季分株宜在即將萌芽時,秋季宜在停止生長時操作。成年植株宜每3年至4年分栽一次,以保株姿勻稱健壯,花繁葉茂。

  芙蓉葵繁栽要點

  耐寒、耐熱、喜溼,耐鹽鹼。北方冬季堆土越冬或掘取在溫室越冬。華中地區以宿根越冬。繁殖可播種或分株。

  用播種、扦插、分株和壓條等法繁殖。多采用扦插法,於生長期間取半木質化的枝條,插入溼潤砂壤土中,約一個月生根。萌發力和生長勢均強,開花多,花期長,生長期應補充磷、鉀肥。

  施肥:對土壤肥力水平要求不高,在新墊土地上連作三年不施放任何基肥、追肥的情況之下,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一般在5月上旬萌發生長。開花多,花期長,生長期應補充磷、鉀肥,每平方米可追施磷酸二銨80克左右。栽種小苗時,先施底肥,再放苗木,一定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澆水:每次施肥後應當隨澆水,以保持土壤溼潤。一定要防止過於乾旱,一旦萎蔫將導致花芽敗育,花蕾脫落。

  修剪:每次開花過後,應及時修剪,把上次開花後的空枝及形成的種子剪除,這樣可以增加下一個開花高峰的花量,尤其第二高峰過後,更應及時修剪保證下一次花的量與質。如任其自然生長,後期花量也相應減少。

  光照:芙蓉葵為喜光的長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條件下,不能形成花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