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急救溺水方法

  溺水者被救上岸後,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現場急救,然後再轉送醫院搶救。急救及時,方法正確,有時甚至可以使幾乎毫無希望的溺水者轉危為安。但若耽誤了上岸後的最佳急救時機,則可能會使整個救生工作前功盡棄。岸上急救的目的在於迅速恢復嚴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清除口、鼻中雜物

  上岸後,應迅速將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帶解開,擦乾身體,清除口、鼻中的淤泥、雜草、泡沫和嘔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暢通,如有活動假牙,應取出,以免墜入氣管內。如果發現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則可將溺水者臉部轉向下方,在其後背用力一拍,將阻塞物拍出氣管。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口難張開,救生者可在其身後,用兩手拇指頂住溺水者的下頜關節用力前推,同時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頜骨,將口掰開。為防止已張開的口再閉上,可將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間。

  二、空水

  在進行上述處理後,應著手將進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這一過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種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擱在屈膝的腿上,然後一手扶住溺水者的頭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壓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三、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復呼吸的關鍵步驟,應不失時機儘快施行,且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應堅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復正常呼吸為止。在實踐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數小時的人工呼吸後才復甦的。

  四、胸外心臟按摩

  將溺水者救上岸後,如發現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極其微弱,則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摩,通過問接擠壓心臟使其收縮與舒張,恢復泵血功能。胸外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對尚未出現真死現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後挽救,使其恢復自主心跳與呼吸的重要手段。

  溺水的臨床表現

  淹溺患者表現神志喪失、呼吸停止及大動脈搏動消失,處於臨床死亡狀態。近乎淹溺患者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與溺水持續時間長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質及器官損害範圍有關。

  1.症狀

  近乎淹溺者可有頭痛或視覺障礙、劇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顯,最初數小時可有寒戰、發熱。

  2.體徵

  皮膚髮紺,顏面腫脹,球結膜充血,口鼻充滿泡沫或泥汙。常出現精神狀態改變,煩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張力增加。呼吸表淺、急促或停止。肺部可聞及乾溼羅音,偶爾有喘鳴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窿,四肢厥冷。有時可發現頭、頸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