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栽培技術

  芍藥一般多生長在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多見於陽坡。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芍藥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一般多選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以玉米、小麥、豆類、甘薯等作物較好。栽前要求精耕細作,耕深20-40釐米,耕翻1-2次,結合耕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寬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過多,排水不良,畦寬可1米左右,20-30釐米畦間排水溝深。畦長視地形而定。北方多做平畦。

  :種植方法

  1.分根繁殖收穫時,將芍藥芽頭從根部割下,選形狀粗大、不空心、無病蟲害的芽盤,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順其自然生長形狀切成數塊,每塊芽2-4個,作種。芍芽下留2釐米長的頭,以利生長,一般收1畝芍芽頭,可栽3-4畝。

  芍芽頭最好隨切隨栽,如不能及時栽種,應暫時貯藏。在室內選陰涼高燥通風處,於地上鋪溼潤細砂土,將芽頭向上堆放,再蓋溼潤砂土貯藏。或在室外挖坑貯藏。下雨時注意排水,以免黴爛。

  芍藥8-10月種植,過晚芍芽頭已發新根,栽植時容易弄斷,影響來年生長。按芍芽頭大小分別栽植,便於管理。行株距50×30釐米,每畝栽4000-4500株。穴栽,每穴放芽頭1-2個,埋在地下3-6釐米為宜,蓋薰土並施人糞尿,覆土細堆成饅頭狀小堆,以利越冬。翌年3月上旬前後,芍芽萌發前平土。

  2.種子繁殖單瓣芍藥結實多,8月上、中旬種子成熟時,於果微裂時及時採摘,隨採隨播,或用溼砂混拌貯藏至9月中、下旬播種。幼苗生長2-3年後進行定植。種子繁殖生長週期長,生產上應用較少。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早春鬆土保墒。出苗後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淺,以免傷根死苗。10月下旬,地凍前,在離地面7-10釐米處剪去枝葉,在根際培土約15釐米,以利越冬。安徽亳州常用"劈壟亮根"法,即在種植後第2年5月上旬,將芍株周圍的土,輕輕撥開,讓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擁根,可以提高地溫,並殺蟲滅菌,達到增產效果,但晾的時間不宜過長。

  2.追肥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糞尿,第2次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間,以圈肥為主,每畝1500-200公斤。第3年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750公斤,腐熟餅肥5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11月間施廄肥1500-2000公斤。第4年收穫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加硫酸銨1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每次施肥,宜於植株兩側開穴施下。

  3.排灌芍藥喜旱怕澇,一般不需灌溉,嚴重乾旱時,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節,及時清溝排水,減少根病。

  4.摘蕾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根部生長,每年春季現蕾時及時將花蕾摘除。

  :病蟲害防治

  1.病害葉斑病:常發生在夏季,主要危害葉片。病株葉片早落,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發現病葉,及時剪除,清掃落葉集中燒燬;發病前及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多次。

  鏽病:危害葉片,5月上旬發生,7-8月嚴重。防治方法: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穫時,將殘株病葉集中燒燬,以消滅越冬病原菌;發病初期,噴波美0.3-0.4度石硫合劑或97%敵鏽鈉4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多次。

  灰黴病:危害葉、莖、花各部分,開花後發生。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發病嚴重,使葉片枯死脫落,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葉,集中燒燬;雨後及時清溝排水,田間通風透光;選無病芍芽作種,並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鐘後下種;發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每隔10-14天1次,連續3-4次。

  軟腐病:病原菌從種芽切口處侵入,是種芽貯藏期間和芍藥加工過程中的一種病害。防治方法:種芽貯放要選通風處,使切口乾燥,貯放場所先剷除表土及熟土後,用1%福爾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噴灑消毒。

  2.蟲害蠐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規方法防治。

  :採收及加工

  1.採收白芍於栽種後3-4年採收。採收季節,浙江於6月下旬-7月上旬,安徽、四川等地於8月間,山東於9月間。過遲根內澱粉轉化,乾燥後質不堅實,質地輕泡。選擇晴天,割去莖葉,挖出全根。除留芽頭作種外,切下芍根,加工藥用。一般畝產鮮根700-800公斤。

  2.加工將芍根按大、小分開,在沸水中燙泡5-15分鐘,燙時勤翻動,待芍根表皮發白,無生心,有香氣時,迅速撈起放入冷水裡浸泡,隨即取出颳去外皮,切齊兩端,依粗細分別晒乾。也可先颳去外皮後煮,晒乾。晒芍是加工的重要環節,如果晒得太猛,則外幹內溼表層乾裂,易發黴變質,一般早上出晒,中午陰乾3小時,下午3點後再出晒,晚上收進堆起並用麻袋或草蓆覆蓋,使芍根內部潮氣滲出,次日再出晒,如此反覆,直至內外乾透為止。芍藥煮後,如遇雨不能及時出晒可用硫磺薰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