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止痛藥有哪些_傷口消腫的最方法

  我們日常生活不小心會弄傷,手上紅腫是常事,那麼用什麼藥消腫比較好呢?下面小編準備了消腫止痛藥,希望對您有幫助!

  消腫止痛的中成藥

        跌打丸

  本藥是由當歸、土鱉蟲、川芎、血竭、乳香、沒藥、馬錢子等藥物配伍組成。加入蜂蜜煉製成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作用。常用於治療因外傷所致的跌傷損傷、面板瘀血、紅腫作痛、肌肉疼痛等症。每次一丸,日服二次。

  七釐

  是由血竭、紅花、乳香、沒藥、兒茶等中藥共同研細加工而成的散劑中藥。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消腫等功能。常用於外傷所致的瘀血腫痛、肌肉痠痛、閃腰岔氣等症。每次服1克,每日二次水沖服或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患處。

  回生第一丹

  是由中藥土鱉蟲、麝香、當歸、自然銅、血竭等中藥共同配伍加工製成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能。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所致的面板瘀血。紅腫、肌肉疼痛等症。每次服0.5~1克;日服二次。孕婦忌服。

  舒筋活血片

  是由中藥紅花、雞血藤、香附、五加皮、伸筋草等中藥配伍研細加工而成的中藥片劑。具有舒筋活血、通經活絡、散瘀等功能。適應於筋骨扭傷所致的四肢拘緊、跌打瘀痛、筋骨痛疼等症。口服每次5片,日服三次。

  三七傷藥片

  是由三七、紅花、雪上一支蒿、接骨木等中藥配製而成的中藥片劑,具有良好的止血散瘀、消腫止痛功能。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肌肉痠痛等症。並可治療因外傷及內傷所致的多種出血症。口服每次3片,每日三次。

  雲南白藥

  是由三七、冰片、麝香、白及等中藥組成。具有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內外傷出血等症。治療時根據病情或醫囑給藥。

  此外,還有一些中藥如九分散、跌打活血散、吊筋藥等。這些藥對跌打損傷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根據病情選用。

  敷用硫酸鎂可以消腫

  硫酸鎂是一種無色結晶,易溶於水,口服可以作為瀉藥及利膽解痙藥,肌肉或靜脈注射時可以用於鎮驚厥、降血壓、救哮喘、治早產和糾正低鎂症狀。此外,外用硫酸鎂還可消炎和消腫。

  很多人都知道,肌肉注射或靜脈輸液後,針眼周圍有時會形成硬結或淤青,甚至伴有炎症。這時可選擇使用硫酸鎂溶液進行外敷。

  硫酸鎂的高滲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區域性組織炎性水腫,其中含有的鎂離子可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血液迴圈,從而減輕患處的炎症和不適。使用時可將硫酸鎂與熱水配成濃度為50%的溶液,用紗布浸溼後,敷在注射部位。每次敷10分鐘,每天3~4次,一般2~3天即可痊癒。

  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鎂溶液不能長期使用。如果敷後症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應及時就診。同時,有些人對硫酸鎂過敏。因此,一旦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皮疹、頭暈、出汗等早期過敏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外敷,用流水沖洗患處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脫敏治療。

  此外,如果患處及周圍面板已經出現破損或潰爛,有嚴重外傷或有其他明確禁忌時,外用硫酸鎂可引起鎂離子大量進入血液,導致急性中毒。此時不建議自行使用硫酸鎂。

  傷口消腫的最方法

  冰敷

  運動造成的關節腫脹,適合用冰袋來敷,緊急情況找不到冰袋,也可以購買冰鎮的飲料或雪糕,用低溫來刺激腫脹部位,達到快速消腫的效果。

  過敏

  因過敏造成的全身腫脹,千萬不能亂塗藥物,要去醫院測試過敏源,並對症下藥,否則嚴重的情況下回危及生命。

  咖啡

  如果只是簡單的臉部浮腫,那是因為一整夜的水分沒有及時排出去,只需要喝一些咖啡就可以快速排出。

  薏米

  排除臉部水腫還可以和薏米水,適合失眠不能和咖啡的朋友們,薏米水也能起到美白保溼的作用,一舉多得。

  刮痧

  因為血液迴圈不暢造成的腫痛,可以用刮痧的方式解決,請按照刮痧說明,在指定的穴位按摩。

  活血化瘀消腫的食物

  1、葡萄:1997年,美國威斯康新大學發現,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類似 阿斯匹靈的溶栓、抗凝血和溶纖維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類黃 酮物質,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2、檸檬:檸檬中檸檬酸與鈣離子結合成可溶性化合物,能緩解鈣離子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防治高血壓和心肌梗塞。

  3、鳳梨:鳳梨中包含生物與鳳梨蛋白,不僅能使血凝塊消退,還可及早制止血凝塊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血栓作用。

  4、葡萄柚:葡萄柚中的檸檬醛能顯著降低小鼠整體耗氧量,也能優化動物心肌缺血性心電圖;檸檬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5、橄欖:橄欖油中所富含的油酸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含量,增加好膽固醇含量,進而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另外,其中的聚酚類化合物也可降低冠心病發生率。

  6、山楂:山楂中的黃酮類、三類,能擴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7、大白菜:大白菜中的豐富維生素C能降低人體膽固醇濃度,增血管彈性,常吃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心血管疾病。

  8、芹菜:芹菜中芹菜元***芹菜素***,能降壓和影響中樞神經。芹菜元還有一定的擴張末梢血管作用,這與降壓作用也有相當關係。

  9、韭菜:韭菜含鉀豐富,常吃韭菜可優化體內的鉀鈉平衡,對高血壓、心臟病人有益。

  10、洋蔥:洋蔥包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硫氨基酸及半胱氨酸,具良好降脂作用。洋蔥是當前所知極少數包含前行腺素A 的蔬菜,是較強血管擴張劑,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壓。[2]

  11、山藥:山藥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優化血液迴圈的功能。

  12、大蒜:大蒜對心血管系統有分良好的影響,能降低血壓、血脂和膽固醇。每天吃2瓣大蒜,三個月後血壓可下降12%左右,且隨著時間進展會下降更多。

  13、蔥:蔥素能治療心血管硬化。蔥還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14、姜:生薑中有一種與水楊酸分相似的物質,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15、番薯:番薯中的黏液蛋白,能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膽固醇的排洩。

  16、番茄:番茄中維生素P含量較高,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血管硬化。

  17、茄子:茄子包含維生素P,有軟化血管增強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

  18、白花椰菜:白花椰菜中豐富的鉀,在心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另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19、香菇:香菇中有腺嘌呤、膽鹼及一些核酸類物質,有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

  20、蘑菇:蘑菇有降血脂、抗凝血、護心血管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