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麼水果好

  秋季是進補的好時節,但是秋季氣候乾燥,並不適合大補,否則會引起上火等症狀,那秋季適合吃哪些水果呢?秋季吃水果又有哪些禁忌。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香蕉

  立秋吃香蕉能有效防秋燥。中醫認為,香蕉味甘性寒,藥用價值非常高,能促進腸胃蠕動,並能清熱潤肺、止煩渴、解酒毒。因此,燥熱人士或者是在乾燥的秋季裡,都適合食用香蕉。

  梨

  秋季吃梨是最好的選擇。梨肉香甜可口、飽滿多汁,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潤燥效果非常好。而且它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

  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是津液不足、口燥咽乾、煩渴不休者的食療佳品。將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用,能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的效果。

  柚子

  柚子是秋季時令水果之一,可以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對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均有一定的療效。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對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病患者有很大的益處。此外,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是枸櫞酸,可以幫助消除人體疲勞。

  桃子

  秋天吃桃是“補秋膘”,對身體也比較有好處,能滋陰潤燥,桃的營養也比較好。中醫認為,桃性溫,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咱們老百姓常說“桃養人”也是這個原因,立秋食桃既體現了補虛防燥的食療理念,又表達了果農們豐收的喜悅,預示著生活甜甜美美,日子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吃完蜜桃,孩子們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桃子充足的水分,可以及時補充秋燥失去的水分!

  柿子

  立秋後柿子上市,多吃柿子可以緩解秋燥。柿子甜膩可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與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而且中醫認為,柿子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種功效,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柿子中含有較多鞣質、果膠,在空腹時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難溶性的硬塊,即胃柿石。因此儘量在飯後1小時左右食用柿子。

  葡萄

  立秋後養生要以防“秋燥”為主,要多吃葡萄等滋陰的水果。葡萄富含葡萄糖、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植物奶”。葡萄中含較多酒石酸,有幫助消化的作用,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對身體大有好處。在食慾不佳時,吃葡萄有助開胃。

  葡萄其性寒涼,因此糖尿病患者、便祕者少食,當脾胃不和、虛寒洩瀉時應忌食。吃葡萄忌與海鮮、魚、蘿蔔、四環素同食,以防加重腹瀉症狀。

  龍眼

  龍眼樹成實於初秋,累累而墜,外形渾圓飽滿,而果肉晶瑩白淨,因成熟於八月,又叫“桂圓”。歷史上有南“桂圓”北“人蔘”之說,可見龍眼具有堪比人蔘的營養和滋補功用,價錢卻比人蔘平易近人得多,因而是南方民間極受歡迎的滋補佳果。

  雖然常被拿來和荔枝相提並論,龍眼卻不似荔枝般溼熱,而是味甘、性平,因而多吃幾顆也無妨,但上火、咳嗽者,不宜多吃。挑選龍眼時,應注意剝開時果肉應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位才是新鮮,而龍眼的蒂部不應沾水,否則易變壞。夏季將龍眼放入冰箱後食用,風味更佳。

  哈密瓜

  立秋之後,西瓜漸漸隱退,哈密瓜挑起了“當家瓜果”大梁。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本草綱目》中記載:甜瓜起到“止渴、

  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治口鼻瘡”之功效。

  哈密瓜性涼,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引起腹瀉。患有腳氣病、黃疸、腹脹、便溏、寒性咳喘以及產後、病後的人不宜多食。哈密瓜含糖較多,糖尿病人應慎食。

  秋季吃水果的禁忌

  忌食水果過多

  大量食用水果會使人體缺銅,從而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時間內進食水果過多。還有一種情況是,比如柑橘這種水果,吃多會誘發面板變黃。

  水果忌用酒精消毒

  酒精雖能殺死水果表層細菌,但會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不要盲目追求果品的外觀

  很多人認為,顏色鮮豔、個頭完整碩大的水果才是好水果,這就有可能掉入不法商販利用非法手段偽造外觀的陷阱。

  吃水果忌不漱口

  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造成齲齒。

  忌飯後立即吃水果

  飯後立刻吃水果不但不會助消化,反而會造成脹氣和便祕。因此,吃水果宜在飯後2小時或飯前1小時。

  生吃水果忌不削皮

  一些人認為,果皮中維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時連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發生病蟲害時,往往用農藥噴殺,農藥會浸透並殘留在果皮蠟質中,因而果皮中的農藥殘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吃水果忌不衛生

  食用開始腐爛的水果,以及無防塵、防蠅裝置又沒徹底洗淨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發生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

  “洋水果”風險不比“土水果”低

  很多消費者認為“洋水果”更安全,其實本土的水果質量安全機制比較健全。一些“洋水果”遠渡重洋,在保鮮和儲存上勢必要使用更多的保鮮劑和防腐劑,相對而言可能比“土水果”更危險。

  忌用菜刀削水果

  因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尤其是菜刀上的鏽和蘋果所含的鞣酸會起化學反應,使蘋果的色、香、味變差。

  水果大多屬寒性更宜在下午吃

  有些人習慣起床就吃水果。其實水果大多是寒涼食物,剛起床時就食用會刺激腸胃。最好在下午三四點吃水果,這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利用。

  哪些水果能去燥

  梨

  梨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但是,梨性寒冷,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女性不宜多吃。

  甘蔗

  甘蔗滋補清熱,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低血糖、大便乾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飢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也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甘蔗性寒,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少食為宜。

  香蕉

  香蕉可清熱潤腸降壓,防痔;白領女性過度用腦導致人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及熱量缺乏,補充香蕉可提供所需營養物質並緩解消極情緒。

  柚子

  柚子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這是其他水果所難以比擬的。冬季容易上火,柚子可以降火氣、抑制口腔潰瘍。

  荸薺

  《本草綱目》記載荸薺“主消渴痺熱,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清熱、解毒、去燥。”荸薺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止渴、利溼化痰、溫中益氣、清風解毒等功效,可用於陰虛火旺、肺熱咳嗽、疲積、目赤、咽喉腫痛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