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型的恐龍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恐龍大多體型龐大,生性凶猛,隨時等著撲向自己的獵物。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最小的恐龍。

  一談到恐龍,我們都立刻把它和“龐然大物”這個詞聯絡起來,其實不然,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恐龍化石只有我們常見的雞那麼大,是不是很奇怪?科學家把這種體形很小的恐龍叫做“美頜龍”。美顎龍是人類目前所知道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它的身體的長度在1米左右,它的尾巴很長,相當於身體長度的1/2。

  它的臂高只有20釐米,遠遠地看上去,既像一隻好看的公雞,又像一隻美麗的鳥,像這麼小的恐龍真是遠遠出乎我們的想象,然而它的的確確是存在過的,它還是一種肉食恐龍,主要的食物是一些小動物,比如:蜥蜴、蚯蚓以及其他種的昆蟲,等等。

  美頜龍的化石是較為完整的骨骼。現時已知的物種只有長足美頜龍***C. longipes***,不過於1970年代在法國發現的較大標本曾一度被認為是另一物種的C. corallestris。直至1980年代及1990年代,美頜龍都是已知最細小的恐龍,並且是始祖鳥的近親。它故此是在古生物學以外較為人所知的恐龍之一。更細小。美頜龍估計重約3公斤。

  幾十年來,美頜龍都被描述為最小型的恐龍。第一個發現的美頜龍標本只有約1米長。但是之後發現的小型恐龍,如亞洲近頜龍、小盜龍及小馳龍的體型更小型。根據最大型的標本,美頜龍的體重被估計重約0.83到3.5公斤。美頜龍是一小型、雙足的動物,有著長的後肢及尾巴,長尾巴可在移動時平衡身體。前肢比後肢小,手掌有三指,都有著利爪,用來抓捕獵物。頭顱骨細緻、窄長,鼻端呈錐形。頭顱骨有五對洞孔,最大的是其眼窩。眼睛相對於頭顱骨的比例很大。

  下頜修長,但沒有下頜孔***Mandibular fenestrae***,這是主龍類的常見特徵。牙齒小而鋒利,適合吃小型的脊椎動物及其他動物,如昆蟲。除了在前上頜骨的前段牙齒外,其他的牙齒都有著鋸齒邊緣、大幅彎曲。科學家們就是用這個特徵來辨別美頜龍及它的近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