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草魚

  有多大,三峽發現兩米長草魚骨骼。下文是小編收集的資料,歡迎查閱。

  三峽發現兩米長草魚骨骼

  專家:史上最大草魚 在三峽地區一處人類遺址中,考古專家發現一條約兩米長草魚的椎骨,這是迄今考古史上記錄到的最大的草魚個體。 遺址叫卜莊河遺址,位於三峽最長的寬谷香溪寬谷東端。 宜昌市博物館在該遺址的一處古垃圾堆中,發掘出土了這條草魚的椎骨。省考古專家武仙竹對這條草魚的骨骼進行了詳細研究。 經測定,該草魚生活於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椎骨長51釐米。據此推測,該草魚生前約有兩米長。 武仙竹分析,由於商代三峽地區水資源豐富,在原始生態環境下,魚類受人類干擾較少,可長出很大的個體。當時人們能捕撈到如此大的草魚,說明當時的人的捕撈能力很強。

  草魚

  基本特徵草魚體側扁且延長,吻短而圓鈍,口大,無須,特徵是具2排梳狀咽頭齒。魚體背部青褐色而略帶黃色,腹部乳白,鱗片大且具黑緣;胸鰭與腹鰭略帶黃色,尾鰭淺叉形,背鰭硬棘3枚; 背鰭軟條7至8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11枚,體長可達1.5米。

  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的唯一種。又稱白鯇,草根魚,厚魚。體略呈圓筒形,頭部稍平扁,尾部側扁;口呈弧形,無須;上頜略長於下頜;體呈淺茶黃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鰭略帶灰黃,其他各鰭淺灰色。為中國東部廣西至黑龍江等平原地區的特有魚類。

  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食療價值

  營養成分

  1.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調低血壓,有利於生長髮育。

  2.富含磷,具有構成骨骼和牙齒,促進成長及身體組織器官的修復,供給能量與活力,參與酸鹼平衡的調節。

  3.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面板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宜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心血管、風溼病人。

  食療

  1.促進血液迴圈: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迴圈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防癌抗癌: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對腫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滋補開胃:對於身體瘦弱、食慾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

  4.養胃:暖胃,治療胃寒症。中和胃酸,緩解胃痛。

  5.明目:維生素A對眼睛的發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成視網膜視杆細胞感光物質。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預防夜盲。維生素E:治療某些眼病有一定輔助作用,如用於各種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各種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萎縮等。

  6.養陰補虛: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用於肺腎陰虛。適宜虛勞的補益。

  7.養顏護膚: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

  8.其他功效:治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祛風、治痺。

  9.護髮:含蛋白質的食物,經胃腸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種氨基酸,是合成頭髮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草魚用途

  草魚肉性味甘、溫、無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廣東民間用以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其膽性味苦、寒,有毒。動物實驗表明,草魚膽有明顯降壓作用,有祛痰及輕度鎮咳作用。江西民間用膽汁治暴聾和水火燙傷。膽雖可治病,但膽汁有毒,常有因吞服過量草魚膽引起中毒事例發生。中毒過程主要為毒素作用於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內引起胃腸症狀,肝、腎功能衰竭,常合併發生心血管與神經系病變,引起腦水腫、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對吞服草魚膽中毒者尚無特效療法,故不宜將草魚膽用來治病,如必須應用,亦需慎重。

  食療作用

  草魚味甘、性溫、無毒,入肝、胃經;

  草魚煮湯 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痺、截瘧、益腸明眼目之功效;

  主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

  烹飪指導

  1. 烹調時不用放味精就很鮮美;

  2. 魚膽有毒不能吃;

  3. 草魚要新鮮,煮時火候不能太大,以免把魚肉煮散;

  4.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學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餚;

  5. 民間將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