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魚是

  魚肉鮮美,很多人都喜歡吃魚肉和在家裡飼養魚,那麼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魚有多小嗎。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文章。

  胖嬰魚——世界上最小的魚。

  “胖嬰魚”學名Schindleriabrevipinguis,其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

  2004年7月8日在澳大利亞博物館出版的最新一期《研究雜誌》上,澳科學家正式宣佈,他們確認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1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千克,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 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記錄。

  設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透露說,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嚥。

  雌魚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有“世界上最小的魚”之稱。 “胖嬰魚”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有“世界上最小的魚”之稱。

  2004年7月8日在澳大利亞博物館出版的最新一期《研究雜誌》上,澳科學家正式宣佈,他們確認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1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千克,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現在,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記錄。

  設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透露說,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嚥。

  摘取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科學家1979年首次發現這種纖小的魚,但是直到目前才為其最終劃清歸屬。現在,有關科學家已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用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

  本來屬於最小的魚鍾,現在退居二位的魚種,鰕虎魚。

  鰕虎魚***Ctenogobiusgiurinus***屬鱸形目,鰕虎魚科,鰕虎魚亞科,櫛鰕虎魚屬。遍佈全世界,尤以熱帶為多,主要為海魚。體長,前部略呈圓柱形,後部側扁。體長約10餘釐米;頭部大而長,頭高稍低於體高。吻長,前端鈍圓,正中有一隆突。性情溫和,喜生活於清澈流動而底質為砂、礫石的水環境中。

  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遊,有時可以利用吸盤吸附於玻璃或石塊上靜止不動,極有趣。鰕虎魚的食物主要為水生昆蟲。鱸形目***Perciformes***鰕虎魚亞目***Gobioidei***約800餘種魚的統稱,為肉食性的小型魚類。遍佈全世界,尤以熱帶為多,主要為海魚。大部分為底棲魚,特徵是具一個由腹鰭癒合而成的吸力不強的吸盤。

  有700種以上,絕大部分種類屬鰕虎魚科***Gobiidae***,體型為典型的長形,有些無鱗,見於熱帶和溫帶沿海和岩礁間。特徵是具二背鰭;第一背鰭由幾根細弱的鰭棘組成;無側線***沿頭和體側的成行的小感覺器***;尾鰭一般為圓形。

  多數體色鮮豔,有些鰕虎魚身體透明,如歐洲產的水晶鰕虎魚***Crystallogobius nilssoni***,大多數鰕虎魚成魚長10公分***4吋***左右。菲律賓的倭鰕虎魚***Pandaka pygmaea***體長不足13公釐***3/8吋***,是最小的現存脊椎動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