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植物園

  植物園是調查、採集、鑑定、引種、馴化、儲存和推廣利用植物的科研單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學知識,並供群眾遊憩的園地。你是否瞭解過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在哪呢?讓小編帶你遊覽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秦嶺國家植物園

  秦嶺國家植物園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境內,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北起省道S107環山旅遊專用公路,南至秦嶺樑,西起黑河,東至周至縣與戶縣縣界,距市中心70公里,規劃總面積639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植物園。

  2017年,這座國家級植物園即將在周至綻放,與之同來的還有一個頭銜——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植物園。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秦嶺國家植物園,不但在於面積最大,其生物種類之多、基因庫之豐富也位居世界前列。它是生物資源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瀕危植物保護的重要載體。

  正如秦嶺是中國的文化之山一樣,秦嶺國家植物園裡,也將是一條文化絲帶,連結古今貫穿東西——擬建的扶荔宮溫室,將讓漢上林苑引種荔枝失敗的典故翻篇,而上林苑是當時最大的皇家園林;張騫植物專類園區,來自西域的葡萄、核桃等,讓絲路基因在此紮根。

  秦嶺國家植物園大門廣場

  這樣的巨無霸級國家植物園,在一帶一路構想推進的語境下,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智慧,也展示了中國的行動,更展示了中國的擔當。

  西起黑河,東至周至與戶縣縣界,北起107省道,南至秦嶺樑,事實上,這樣的大手筆,也是陝西向外界展示生態名片的靚麗舞臺:建在秦嶺主體最具精華部分、總面積639平方公里、落差2000多米的秦嶺國家植物園,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植被分帶最清晰、最具自然風貌的植物園,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植物園、陝西最具潛在價值的綠色品牌。

  對於老百姓來說,身披國家隊戰袍的植物園,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植物展示館,更多的功能區將讓這裡成為歡樂的海洋——休閒、娛樂、學習、穿越、旅遊,只要你能想到的,這裡幾乎都可以滿足。

  秦嶺國家植物園溫室館

  2017年10月,秦嶺國家植物園將在周至縣田峪河流揭開神祕的面紗,植物園又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正式迎客,給世界以更多驚喜。

  從大漢上林苑穿越到秦嶺國家植物園

  作為園區的亮點,發掘歷史積澱,講述陝西曆史故事,展示陝西文化自信的特色區域,是秦嶺國家植物園的“智”造。

  2000多年前的長安扶荔宮對多種熱帶植物的引種栽培,是一次由“變野生為家栽”向“變它地為本地***國***”的一次規模巨集大的事件,由於熱帶植物“性不耐寒”而“歲時多枯瘁”“無一生者”,雖多次引種都沒能成功。2000多年後,秦嶺植物園將建一個溫室,引種、栽培、儲存、展示上千種熱帶植物。該溫室的規劃佈局上有一個“扶荔宮植物園”,用以栽培2000多年前在扶荔宮的那些“無一生者”的熱帶植物種類,這個名為“扶荔宮溫室”,不僅可“復活”當年扶荔宮的植物種類,而且讓它們融入模擬的熱帶雨林和南亞熱帶森林的生態系統景觀之中,這將成為陝西曆史文化旅遊的一個重要補充。

  另外一個故事,讓2000年前的絲路探索之旅,有了現實的詮釋——在公元前138至125年,漢武帝多次派張騫出使西域並打探商路,他帶回來不少經濟植物,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併成功地栽種在上林苑中。而且那時“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卉三千餘種植其中”***司馬相如《上林賦》***。這些物種大大地豐富了當時長安地區的作物和林木資源,也為農林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而,國家植物園將在“扶荔宮溫室”前方建設一個“張騫植物專類園區”,這樣,溫室內外相互呼應,會較好地提升溫室的科學與文化內涵。

  打造世界級標準的植物館

  “一環”,指秦峽路和天池路頭尾相併,閉為環狀,是引種馴化展示植物的重要區域。

  “兩館”,即熱帶雨林溫室館和秦嶺植物標本館。熱帶雨林溫室館規劃用地面積3公頃,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其中熱帶雨林館6000平方米,將塑造成一個熱帶雨林群落剖面,展示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組成及群落結構。上林苑·扶荔宮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上林苑·扶荔宮重點引種、展示熱帶花卉及觀賞植物。

  秦嶺植物標本館佔地面積2.3公頃,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設計限高9米。由植物標本收藏館、科普展示館和植物研究所等構成。

  秦嶺植物標本館

  從植物研究到植物民生一個都不能少!

  秦嶺植物園佈局花園溝花卉引種試驗區,田峪溼地恢復區,大門廣場及水生植物園區,金牛坪、立新、九龍養老街區、殿鎮新街區、首陽山高山植物園區六大區域。

  這六大區域全面佈局和關注從植物研究到依託植物的民生髮展。其中科研生產和苗圃區位於園區的東北部,主要以引種馴化、遷地保護、可持續利用、有效保護與開發為研究內容。這裡將同時收集溫帶和亞熱帶的花卉植物,進行引種、馴化、品種改良和培育。在田峪河平原的東側,是田峪溼地恢復區,這裡秉承“以水為脈,以林為體,水綠穿插”的生態設計理念,將恢復為帶狀田峪溼地風光,併成為秦嶺北麓河谷溼地資源保護和利用示範區。金牛坪、立新、九龍養老街區和殿鎮新街區由傳統民居統一改造而成,具有濃郁的關中建築風格,建成後,將極大改善園區的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十線百棧,“拈花惹草”的旅行

  “十線”,在園區開發的10條生態旅遊線路,分為一般性徒步線路***7條***和限制性徒步線路***3條***。其中:峽谷環線,從野牛溝—康家樑—老雞溝—堰塞湖線路長15公里。

  “百棧”,即徒步線路上分佈的百餘個生態客棧,它們構成了秦嶺國家植物園的生態客棧網路。以秦嶺特色民居風格為基礎,地域人文與自然風光結合,即沿著生態旅遊線路分佈的百餘個生態客棧,通過分散式生態客棧,串接多條生態旅遊線路,讓遊客融入秦嶺山水之中,加深對生態保護的認識和自覺。

  從水邊到高山“八大園”讓你驚豔

  菊園、海棠園、竹園、牡丹園、槭樹科園、薔薇園、蔬菜專類園和芳香園。這些綜合園區以中國和西方園林設計手法,創造出源於自然、又寄有人文情懷的園林景觀,最終形成以植物為主體,園林建築、小品為依託,豐富而獨特的植物科學觀賞園區。其中重點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專科園,它將成為秦嶺珍稀植物資源的引種、保育區,為中外植物開發、園藝創新提供研究場所。

  有吃有喝的植物園

  植物園苗圃實驗基地,這裡聚集了各行各業的精英,不乏博士、專家與海歸人士。結合當地實際,將秦嶺與眾不同的果蔬、苗花等特產產品化,建立了從育種到產摘,再到包裝、配送的縱向一體化合作發展戰略。這些完全無化學品新增的“綠色”級原生態產品,通過現採、現制、現裝、現送的流程,最大限度保證了新鮮度和營養量。這些產品都標有“田峪河”品牌標識,您可以隨時通過網上訂購或直營店、展廳選購的方式買到秦嶺最新鮮、最綠色的果蔬和花卉產品。

  智慧的植物園坐在家裡可遊覽

  具有物種保育、科研科普、生態旅遊功能、綜合虛擬現實技術為一體的智慧秦嶺植物園。也就是說,隨著AR、VR技術的推進,坐在家裡通過智慧裝置,就可以遊覽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