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蚯蚓

  蚯蚓可以疏鬆土地,使農作物更好的生長,我們見過小的如螞蟻,大的像小蛇一般,那麼世界上最大體型的是多大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章

  

  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為食,經常在地下鑽洞,把土壤翻得疏鬆,使水分和肥料易於進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於植物的生長。蚯蚓可以作為家禽的飼料,是雞、鴨喜好的“肉類”食物;蚯蚓還在淡水釣魚中適應面廣,各種水域、魚類、氣候都較適宜的釣餌。但蚯蚓也有為害的一面。有一種寄生在豬體內的寄生蟲——豬肺絲蟲,在它的幼蟲生長髮育中,有一段時間是寄生在蚯蚓體內的。因此,在豬肺絲蟲流行的地區,蚯蚓為這種寄生蟲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條件。活蚯蚓容易傳播疾病,對豬可傳播絛蟲病和氣喘病。對禽類可傳播氣管交合線蟲病、環形毛細線蟲病、異次線蟲病和楔形變帶絛蟲病。

  蚯蚓是分解者,對於人類來說,它可以分解掉人類生產的有機垃圾,使其變成無機物,供植物等利用。所以說院子裡有蚯蚓的話種菜或種花都會長得比較好……同時人的活動會給蚯蚓提供一定的能量來源,比如食物。但是人類對土壤的汙染和對水的汙染會給蚯蚓的生活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威脅到蚯蚓們的生命。

  蚯蚓還可以作飼料、食品和藥材,對人類的益處很大。

  目前,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蚯蚓在農業、林業、牧業生產上的重要性和對環境保護的特殊作用。據調查我國每公頃土地內大約有蚯蚓15萬~180萬條。由於蚯蚓的掘地性和雜食性,每年每公頃土地內的蚯蚓排出的蚓糞就可以達到幾十噸至幾百噸。富含腐殖質的蚓糞是植物生長的極好肥料。蚯蚓的活動還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恢復和保持土壤的生態平衡。此外,蚯蚓在處理垃圾中的有機廢物,降解環境中的汙染物和為入類提供蛋白質新來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裡活動,使土壤疏鬆,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於植物生長,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中含有豐富的氮,磷, 鉀等養分。第三,蚯蚓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來處理有機廢物的效率很高,如1億條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噸有機廢物。.因此,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所以,我國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開展蚯蚓的利用和養殖事業。

  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蚯蚓對環境的依賴一般比恆溫動物更為顯著,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新陳代謝、生長髮育及繁殖等,而且溫度也對其他生活條件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蚯蚓。因此,溫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條件之一。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範圍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宜的溫度為20—27℃左右,此時能較好地生長髮育和繁殖。28—30℃時,能維持一定的生長;32℃以上時生長停止;10℃以下時活動遲鈍;40℃以上時死亡,蚓繭孵化最適18—27℃。可見蚯蚓的最高致死溫度低於其他無脊椎動物。養殖場最好在室內,在南方地區,夏天通風保溼,冬天只要關窗保溫就能全年正常生產***這裡的溫度指基料的溫度,因為空氣的溫度與基料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當空氣溫度0℃時,基料溫度有12℃左右;當空氣溫度為38℃時,基料溫度卻只有28℃左右,這是因為糞料含有極高的水分***。

  --吉普斯蘭巨型蚯蚓

  吉普斯蘭大蚯蚓是。由於其洞穴位於地表3英尺***約1米***至5英尺***約1.5米***以下,因此人們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有時因為暴雨傾注,這種蚯蚓才不得不鑽出地面。吉普斯蘭大蚯蚓生活在一種十分潮溼的土壤中,如果人們踩在它們洞穴的上方,它們會感受到震動併發出嘎吱的響聲。因此,即使人們看不到它們,但也能知道它們的存在。

  吉普斯蘭大蚯蚓一次只能產1枚黃豆莢大小的卵,並需孵化1整年。孵出的小蚯蚓也有近7英寸***約18釐米***長。據估計,這種蚯蚓的壽命最長可達20年。但由於吉普蘭斯大蚯蚓孵化期長,加之其棲息地大量流失,目前,這種蚯蚓的數量十分稀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