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梅蘭竹菊的散文

  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梅蘭竹菊,君子與愛

  梅

  不知何時起,一縷幽香藉著月色順著窗櫺滲進。我心被這突如其來的春意啟用,漂浮著,震顫著,痠軟的四肢竟開始無措……

  那是一樹紅梅!在通往春天的鄰家小院裡傲然挺立。含苞待放的與迎風怒放的交相輝映,紅豔豔的,像少女濃抹的脣,在一搖一擺,一張一翕間盡充盈著嬌滴滴的誘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老人為梅吟出了千古絕唱。深藏在花苞內的香氣詩一般輕輕傾瀉,悄悄襲來。於是,被寒風霜幹了的世界溫暖起來,明朗起來,多情起來。

  你依梅而立,雪白的裙裾似豐滿的羽毛,你如翠禽小小,在梅的枝頭雀躍,啼鳴。被寒風浸染的容顏如梅般紅豔,披肩的青絲瀑布般隨著這梅的暗香流淌。

  你手持著一支正豔的梅。紅萼偶爾掠過鼻翼,用力的呼吸後,你便薰染著通體的梅香。眉如娥黛,目若秋水,你驚鴻般地向我一瞥,瞬間,我被溶化,再也無力向你回望!

  你如梅,你便超然脫俗;梅如你,梅便楚楚動人。因為你,我決心愛梅。我在書裡,搜尋梅的妙詞佳句;我在風中,尋找梅的點點滴滴;我在夢裡,苦苦品讀你的訊息。

  梅依然綻放,夜夜在我的夢中縈繞。我夢成一隻蝴蝶,向你翩躚飛來。然,怎麼也飛不過這冰冷的季節,飛不過鄰家的那堵牆。

  我潸然淚下,淚珠化作片片雪花。雪飄然落向梅,梅的枝頭,梅的根基。我用淚水滋潤梅。

  我在遠遠的角落裡關注著你,用一生的時間悄然回味你的燦爛。

  蘭

  蘭,本身就是一種草,掩映在雜草中的草。

  沒有太多的甘露,沒有太多的陽光,蘭在高大的灌木蔭下默默地站立。在小小的空間裡,蘭把根抱緊,用纖細的葉片盤活自己的綠色,在夏,在秋,在冬,一如既往地如春天般綠著,一如既往地汲取力量。水分與營養一點一點在根部囤積,蘭的根便格外的粗壯與肥厚。靠著這種沉澱,蘭在雜草中叢生,即使是長久的乾旱歲月。

  蘭知道,上帝賦予了生命,就應該儘量展示自己的存在以報上帝。於是,她小心地在根基上擎起一根莖,然後在莖的頂端擰著花苞,旗幟鮮明地在風中張揚著自己的信念。

  沒有偉岸的軀幹,沒有斑斕的色彩,蘭只會在小小的花瓣上塗抹單調的米黃。偏偏就是這一抹淺淺的黃讓蘭恆定於一襲素裝的少女形象,脫俗而淡雅。

  蘭時刻側耳傾聽春的腳步。當春風從葉縫中吹來時,她在斑駁的月光下悄悄地把心房開啟,輕輕的一次震顫,馨香便從花苞裡流瀉出來。蘭的心思隨著風兒彌散,在空氣中傳遞,一直傳得好遠好遠。蘭很寂寞,但蘭甘於寂寞,蘭不因無人而不芳,蘭在幽谷裡守候的是一份淡定。

  第一個從空氣中讀懂蘭的是蝴蝶。他披荊斬棘,從千里之外飛來。他在雜草叢裡很快認出了她。沒有樂曲,沒有鼓點,但他卻用愛情舞出了最絕妙的舞姿。蘭醉了,醉倒在愛情的表白裡。

  都說知音難覓,蘭找到了,她就毫不猶豫地為他奉獻了花心裡所有的甜蜜。蘭把蝴蝶珍藏在每一天的夢裡,即便走向衰老的那一天,蘭的花瓣也堅定地想蝴蝶一般在空中飛舞,跌落……

  蘭是草,蘭是一種有信念的草。

  竹韻

  竟有點愛屋及烏的味道。你說你最推崇唐宋八大家的蘇軾。因為他的曠達與豪放,讓你的崇拜有些一塌糊塗。東坡居士的一句:寧為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你瘋狂地愛上了竹子。

  你說竹杆的纖直昭示了竹的正直。

  你說竹莖的中空意蘊了竹的謙虛。

  你說竹葉的蔥鬱代表了竹的清靜。

  你說霜中的竹子依舊如昨透露著竹子不屈淫威。

  你說雪下的竹子垂葉頷首標誌著竹子敬畏聖潔。

  去震雷山腳下的竹林採風成了你假日裡的主題。

  杜河兩岸,竹子放肆地瘋長、蔓延。筆直筆直的莖杆,密密匝匝的枝葉,讓綠色從地皮一直渲染到天際。好一個曲徑通幽!你把自己掩埋在綠海深處,坐在竹根旁的小石凳上,你頗有大詩人的風範,幽篁長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鳥兒也承受不了你的這種酸氣,吱稜一聲從竹枝斜穿向天空,慌亂中撞得竹葉蕭蕭落下。你自嘲一笑:“哈哈,是鳥兒也不懂情!”

  為了表示自己對愛的熱度,你橫笛於脣。吻,愛情中最溫柔最熱烈最誠摯最直接的表白。笛,一根竹子做成的樂器。青春的幻覺在略顯深沉的旋律中似潺潺流水般隨著杜河汩汩地流走。

  因為愛情,我從你的眼神中讀到了孤獨,一個愛竹的孤獨。

  因為愛你,我也愛上了竹子。

  於是,我決定種竹,為你種竹。

  取一段竹根,埋進土壤。不用擔心大地的貧瘠。即使是一片未曾開墾的荒蕪之地,抑或堅如磐石的岩層。

  胸有成竹,鄭燮用經驗告訴我們,若畫之、詩之,當愛之、熟之。板橋愛竹,也就有了竹子一樣的性格。“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我堅信竹子的力量,愛的力量。

  竹根的竹節處,嫩芽開始萌動,並在愛的催生下迅速成長。終於在春天的某一個夜晚奮力掀開來自外界的一切阻力,破土。

  春筍在我的臂彎裡開始強壯起來,拔節,長高,豐滿地伸出枝葉來,通體的綠色竟如當初的你一襲翡翠的裙,在風中羞澀地舞動。

  “哎,玉竹可愛,可惜無花!”你自信的姣容裡硬生生地擠出一絲憂鬱。在愛情的路上,女子總會狡猾地設防考驗。

  “竹子是用根締結生命的,無花才說明竹與竹之間無期限!”其實你追求的不就是這沒花期限制的愛情麼?

  若愛情如竹般堅定,你我如兩棵修竹,我們當真可以造就一方杜河竹海。

  菊

  最初看見蝴蝶時,菊就驚歎:世界上還有如此精緻而輕盈的“蒲扇”!蝶的翅膀讓菊對美的認識提高了一個層次,至美至純竟在那翩翩起舞的蝶影裡。蝶從菊的頭頂飛過,飛向了妖豔的桃花。

  那時菊還小,剛剛從土堆裡爬出來的幾片瑩綠。菊還不明白蝶與花的愛情是怎麼一回事,對於蝶為什麼在桃花上落下,並深情地吻著花蕊,菊沒多想。菊只是好奇,為什麼蝶花之吻,竟吻出了一樹鮮紅的桃子。

  菊在懵懂中見證了蝶與牡丹、蝶與榴花的情感交融。當蝶落在荷花上時,看到清蓮幸福地舒展花瓣,菊對蝶也有了一種渴望,一種愛與被愛的渴望。

  菊要開花,菊也要用美麗妝扮自己,她也要把自己最馨香的一面給蝶看。菊開始用青春的積蓄營造愛巢,把心向上托起,在頭頂凝結成蕾。

  菊並不知道她對愛的覺醒時已錯過了歲月。菊心萌動的那一刻,她已被風帶進了秋霜裡。

  霜用潔白標榜了自己的心境,卻將殺氣陰險地藏匿在夜色裡,它說它不用吹灰之力便可以摧毀春夏的佈防。於是,百花凋零,葉枯草黃,冷漠的霜風在落葉裡乾笑。

  戀愛會增添無窮的力量。菊在秋夜裡沒有一絲怯意,她堅定地月色裡佇立。風霜的虐待成了一個倔強靈魂涅槃的工具。霜在風中無奈地嘆息,菊完成了為愛做出的每一步準備,菊將夢幻的幸福與快樂在花心裡無限放大,災難後的笑容閃爍著陽光般的燦爛。

  金黃的色彩讓菊更顯風韻,更顯華貴。

  菊的遙望,蝶是知道的。但在蝶的夢裡,蝶更留戀於最初的桃蝶之吻,更留戀於那個季節的溫暖與舒適。霜為蝶提供了最合理的藉口,蝶在霜夜的前一天轉身南去。

  菊分明看到了一對美麗的翅膀在風中消失。菊不相信那時蝶。菊相信真愛的存在。

  等待是一個煎熬心靈的過程。菊把等待當作對愛的考驗。為了那蝶,菊把自己不滿漫山遍野。

  在高高的山頭,菊迎著霜風翹首以盼。菊在等待中枯萎,枯萎也未曾凋落。

  菊對愛的執著讓黃巢感動: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梅蘭竹菊

  ***一***梅

  當雪花沁透著綠意,朔風漫卷大地,你卻在白雪皚皚中傲立枝頭,向世人宣佈:春天到了。

  你雪映的顏,白裡透紅,嬌羞中含著冷豔;你傲立的枝,清雅俊逸,看似柔弱,卻亭亭玉立,承載著濃濃的嫣。

  你秀中藏堅,在嚴寒中開放,有的像雪,渾然一色,有的像少女的膚,冰清玉潔,滑如凝脂;有的像火,似夕陽映照的雲;黃的似金,囅然生輝,有的綠如碧玉,晶瑩剔透。

  你沁脾的香,淡雅而悠遠,別具神韻;你傲立雪中,起舞弄影,芳醉雪原,任憑嚴寒侵蝕你的肌膚,你依然清麗高潔,傲視蒼穹,你嘲笑牡丹的雍擁華貴,月季的嬌豔浮華,玫瑰的奼紫嫣紅,荷花的高貴典雅,你獨樹一幟,在季節交替中獨佔鰲頭。

  你在嚴寒中傲立枝頭,悄然開放,點綴著素色世界,在奼紫嫣紅中悄然凋謝,不與百花爭豔;你俏而不爭,嫣兒不妖,脫俗典雅,為世人尊崇。

  吹拂你的並非和煦的春風,而是伴雪的寒風;滋潤你的不是溫潤的春雨,而是徹骨的冰雪;親吻你的並非春日暖陽,而是寒風侵襲的一縷餘光,但你依然散發醉人的清香。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即使你化作了花泥,你芬芳的氣息依然悠遠飄香。

  你迎寒而開,美豔絕世,堅韌不拔的品格折服了多少文人騷客;你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使多少丹青高手潑墨而作。

  你在風雪中悄然開放,在寒風中孤傲的搖曳,面對紛紛飄舞的飛雪,你的微笑依然燦爛如陽。

  ***二***蘭

  當春風掀開第一頁日曆,聽溪流涓涓流淌的韻律,南雁北歸的鳴啼,看春風將原野吹綠。你正積蓄力量綻放你嫣然的美麗。

  你生於幽谷之中,妍然綻放,淡雅而凝重,幽靜中似乎帶有些許的張揚,你不像桃花那樣濃豔,也不像杏花那樣在枝頭炫耀,你孤芳自賞,清淡幽雅的氣息像是山間飄來的一縷暗香,你簡約的花姿,裝飾了生命的美麗。

  你嫵媚的綻放,清雅潔麗的容顏,攝人心魄。你清秀素潔的笑靨,清爽了夏天的熱烈,美麗飄灑的秀髮迎著芬芳的風飄舞著,沒有華麗的服飾,依然有著高潔而俏麗的身姿。

  你嬌小的花朵,晶瑩的花瓣,碧綠透亮的葉片,似冰清玉潔,像凝脂,如美玉;你美得高雅,美得婉約,你修飾了大自然的純潔。無論是在山崖還是在清澈的溪邊都能看到你素白拌綠的身姿。

  你凋落的花瓣無怨無悔的躺在碧綠的草叢裡,畫素潔的精靈,走進我的纏綿的夢,我睡夢中那份美麗的悸動,為你的凋落而嘆息,對你的那份留戀,那份憂思縈繞心間。

  你幽香的氣息,清遠而悠長;你脫俗的素潔,婉麗而高雅;不與桃李爭豔是你謙虛的品格,不因寒冷變色,是你超凡的氣節;你清香宜人,優雅超脫,不媚世俗。你那不折不慢的綠葉,襯托著蘭花的清雅,無論身在何處都悠然自得,置於客廳而不炫不耀,給人帶來無限遐想;你的綻放,千姿百態,清香淡雅,清淡和潤,平添“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的情趣。

  你的魅力,高雅而平易,你醉人的花香,幽遠飄逸;你皎潔無暇,一塵不染,最值得潑墨讚美的還是人們對你君子風韻的讚譽。

  我愛蘭花,不僅愛你的簡約,更愛你的清淡素雅。你潔白如玉的身體,滑如凝脂的美麗,更讓你具有淡雅高潔和純真質樸的情懷。我愛蘭花具有清雅淡素、不與群芳爭豔的品格,更愛蘭花蕙質蘭心的高雅氣質。

 

  ***三***竹

  當春風還沒有化盡最後一片殘冰,你嫩黃的筍便破土而出,在春的溫潤下茁壯成長,你終於碧綠成林,挺拔而秀逸。

  你的虛心眾所周知,你咬定青山的精神透著堅毅,你不怕狂風,傲然挺立的身姿,是你的堅貞不屈。被風搖擺的姿態,是你是你柔韌的風姿。

  你是艄公掌舵的櫓,你是泰山挑夫的肩,你是獵人賴以生存的弓,你是牧童悠揚的笛,你是雅士纏綿而低沉的簫,你承載了多少優美的文字,記載了人世間多少風霜雪雨,酸甜苦辣;你慷慨的奉獻是你的大公無私。無論是無邊的曠野還是巍峨的高山,無論是雅居還是陋室,無論是奔騰的河流還是茂密的深林,都能看到你颯爽的身軀。

  你沒有梅花的孤高冷豔,但有著梅花冷寒傲雪的堅忍不拔;你沒有蘭花的清香脫俗,但你有著蘭花的高潔素雅;沒有鬱金香的五彩繽紛,沒有桃花對春風的眷戀,但無論是酷熱難耐的仲夏,還是冰雪封鎖的深冬,你總是偏寄一隅,淡然的挺立在春秋四季,你的色彩依然是那樣青蔥翠綠!即使大雪壓頂,你依然不折不撓,從不奴顏婢膝!

  看那如霜的明月,清澈的碧水,徐徐清風,清爽的庭院,你婆娑低吟,挺拔向上,展示著清翠欲滴的綠;多少文人為你作畫賦詩。

  我從鄭板橋的畫中看到了你風雪中搖曳的身姿,你不曼不折謙虛正直的精神是我艱難行走的動力。

  《四》菊

  你總是在百花凋謝之時帶著對秋的眷戀,帶著一絲愁怨,一路芬芳飄滿天涯,你的綻放帶來老氣橫秋。

  一曲菊花臺帶著離別之後濃濃的思念愁緒,纏綿了大江南北,也纏綿了我的思緒。“菊花燦爛的燒,你的影子剪不斷,獨留我孤單在湖面成傷。”你牽腸的相思使多少離別的人淚流滿面。

  儘管你開在肅殺的黃秋季節,你依然花肥葉茂,白得像雪,紅得像天邊的雲霞,黃的似金,散射出熠熠的光芒,黑的呢像墨,光潔的外表像塗了一層蠟……在秋日陽光映照下反射出七色的光彩,更像雨後天邊的虹;你多彩阿娜的花姿散發著清爽的氣息,你淡雅了整個寒秋。

  你與百花錯季開放,“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不獻媚世俗的高雅風格折服了多少文人雅士;傲骨凌霜,孤傲絕俗,是你高尚的節操。你傲霜雪而開,縱使枝葉枯敗你仍在寒霜中緊抱花枝,你遇到威脅,臨危不懼的精神感動了多少仁人志士。

  可是世間有多少懂你的人呢,你側居一隅,開在籬笆下面,或帶著清晨的露珠,或伴著夕陽,傲然開放,你不辭寂寞,不畏嚴霜,無論出處進退都彰顯了你可貴的品質,你只有默默的展示自己的才華。清華其外是你高潔的品質,淡泊其中是你一生的清貞。

  你不但具有冬梅鬥霜傲雪,不屈不撓的人格魅力,還具有春蘭空谷閒適,傲世獨立的高尚情懷,你是自得其樂,儒道雙修的精神象徵。

  《五》後記

  梅,蘭,竹,菊四君子你們佔盡了春秋四季,不但具有高潔傲岸,幽雅空靈的高尚品質,而且具有虛懷若谷,冷豔清貞的人格魅力,成為歷代高潔之士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

  :梅蘭竹菊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豔清貞。被歷代的文人雅士稱之為四君子。

  可古人為何要把梅排在首位呢?是因為它在料峭的嚴寒中開在百花之前嗎?還是因為它擁有淡淡的暗香?擬或是因為它玉骨冰肌傲雪凌霜?

  要說梅,我最偏愛的是白梅,它冷豔潔白一塵不染,清香濃郁。白的超凡脫俗;白的素雅純淨;白的如冰似雪。盧梅坡曾在《雪梅》詩詞中寫道:“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王冕也在《白梅》中寫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但寫梅寫得最絕的還是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他的詞中不見一個梅字,卻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寫得入木三分,寫得俏麗可人,使人引起無數的聯想。

  因為林逋對梅摯愛、深愛才能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句。被世人稱為“梅妻鶴子。”正是和梅的朝夕相處是他領略了梅的風骨,懂得了梅的性情,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其狀輕盈,翩若驚鴻,靈動嫵媚,頗有仙風道骨 。

  再次詠讀他的詩詞,我就想,以林逋的秉性,他最喜的應是白梅,紅梅雖也嬌豔欲滴,燦如雲霞,但紅色是大眾的眼光,畢竟俗了些,只有白才是純真的色彩,而成片的白梅林,定是一片美不勝收的香雪海了。上的網來檢視,果真如我所料,林逋喜的正是白梅,不由得暗自竊喜,我竟有了何大隱者一點相似的喜愛,也算附庸了一把風雅。

  要說梅花最令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孤傲寂寞中的自足,它不屑於群芳為伍,不於桃李爭春,在風雪中開出一樹繁花,幽幽暗香,隨風襲人。隱逸淡泊,堅貞自守,高標獨秀。令人遐思,繁生出無限的想象,盼望與梅花有深心相契的歡晤。

  我也常幻想著白色的梅林旁,應有一個絕色清幽的女子,吹奏一管長笛,長髮飄飄,一襲紫色衣裙,空氣中散發著梅的清香,微風中飄蕩幾瓣梅花的香魂,笛聲悠悠,香氣氤氳,靈魂、香魂相輔相成。凡塵中這樣的場景,才能和梅的性情匹配吧?純淨的白只有崇高的紫能與它合拍,帶來內在靈性的和諧與內心的寧靜。

  空谷幽蘭

  蘭花風姿素雅,形態賢淑,花容端莊,天姿神韻,幽香清遠。生於幽谷,無人自芳。被孔夫子稱之為“王者之香。”而蘭的品行,也是不驕不媚,超凡脫俗,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

  孔子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屈原在《離騷》裡寫道:“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蘭與孔子和屈子,就像鄭板橋與竹,陶淵明與菊都是用以自勵操守之意。

  蘭是花之驕子。從蘭花的外形、姿態、生存環境、內在氣質方面,人們更多地習慣於對蘭的象徵意義進行詮釋。所有愛蘭、植蘭、賞蘭、詠蘭之人,都從蘭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提升、昇華自身的人格與胸懷。

  而蘭最令人傾心之處是其幽,它生長在深山幽谷,獨立不移,默默開放,它不與百花為伴,獨自在寂靜的時空裡做著自己的夢,頗有隱士的氣質,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蘭更不會取媚於人,也不願離開清幽淨土,一旦植入繁華都市,則不免被塵垢玷汙,花香自淡。

  人們常說蘭花難養,其實是他們不懂得蘭花,蘭花孤芳自賞貞潔優美之中,有自己的一份精神品行,它堅守著獨自的幽香,寧願枯萎死亡,也不願無香地被人們展示於案頭、客廳, 它是屬於幽谷的,那裡才是它永久的家園。

  我也曾養過蘭花,君子蘭和春蘭,雖然我潛心照料,養了幾年以後,它們還是枯萎了,對著它們風乾的遺骸,我思忖良久,終於明瞭,蘭是有著一身諍諍傲骨的花兒,它的色、它的香,並不為世俗的人綻放,它只為懂它的人,知它的人,愛它的人獨開,它是屬於自然的,愛它就放它迴歸山野。愛它就給它自由的空間。此後,我的蘭花,就只居於幽谷,居於我的心間了。我也常對養花的人說,如果你們不懂得蘭花,就不要養蘭花。

  在眾多的蘭花品種中,我獨獨最喜愛墨蘭,墨蘭在四季蘭花中,屬於寒蘭,又名報歲蘭、拜年蘭,它色澤墨紫,常生於山地林下溪邊,也見於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下草叢中,葉片叢生,狹長劍形,香氣濃郁,花色多變。

  墨蘭花香色美,葉形獨特,是珍貴的觀賞蘭花,但這並不是我最喜愛它的原因,我喜愛它,只因它在冰雪中含豔吐嬌,毫無矯揉造作之態,無趨勢求媚之容。試想在白皚皚的瑞雪中,它以松林為朋,以山脈為友,展明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逸,默默地開在靈動的雪中,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馨香,獨守著一方熱土,飄逸俊芳,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純正幽遠,又怎能不讓我深深地喜愛呢?

  蘭與冰雪結盟,空靈對飄逸,潔淨攜高雅,那是一種多麼優美動人的魅力呀!!!志趣高雅之人能不為它的神韻所折服嗎?

  蘭花是隱居的君子,發乎自然,紮根自然。它不求人們的賞識,不求人們的讚許。如用樂器演繹它,我想只有古琴吧?古琴是古典樂器之王,才能匹配王者之香,而古色古香的古琴,放置於曠野,近處有淡淡的幽香,遠處有潺潺的水鳴。由一位清雅脫塵的麗人演奏,素縞長裙輕舞飛揚,配之蘭那優雅、自傲、神祕、浪漫的紫色,人與花,景與色,渾然天成交相輝映。

  竹心若谷

  竹有節,雖清瘦但挺拔,風過不折,雨過不濁,千磨萬擊仍堅韌。 夏不畏暑,冬不屈霜。生不拒貧壤,伐之又復生。所以宋代文豪蘇東坡才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揚州八怪鄭板橋更是賞竹、詠竹、畫竹,胸有成竹,潑墨而就一幅《墨竹圖》寥寥數筆就把竹的堅韌挺拔,氣勢沖霄,傲岸節操畫的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並留有詩句:“散出少少許,勝人多多許,努力做秋聲,瑤窗弄風雨。”他善於用蘭和石為墨竹潤色,使之有節有香有骨。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給人以生動活潑,弦外有音的多層感受。

  受他們的感染,在早春,我央求同事給我移來了幾棵幼竹,栽種在我居住樓房後的空地裡,初來乍到,它們纖細瘦小,比觀賞竹高不了多少。也許它們還在懷念自己的家園?也許它們對新環境還不太適應?

  夏季裡一場狂風暴雨後,我去看它們,我的竹子呀!被狂風吹落的石棉瓦壓在身下,我倏然一驚,心想他們肯定是劫數難逃,待我趕上前去掀開石棉瓦,他們竟然完好無損地從地面上挺立了起來。此後我忙於工作和學習,對它們的關注就少了許多。也就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吧,它們已從南串至到北,長成了一片竹林。更有幾棵好奇好事的幼竹,仗著我對它們的偏愛,從開啟的窗戶裡,鑽進了我家的陽臺,不知他們是想和我會話,探討一下它們的鼻祖?還是也想擠進來聽聽我在播放的音樂,繼續提升它們的品位?

  一陣清風吹來竹葉簌簌作響,猶如樂人在撥弄琴絃。微雨的夜晚,聆聽淅淅瀝瀝的雨打在竹葉上,竟湧出了無限的懷想和許多的詩情畫意。我想古代的文人雅士,一定是以竹子的氣節自喻,以竹子虛懷若谷的氣度,傲視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把。

  竹子的風格用一句話來概括,正是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而王維在詩詞《竹裡館》,勾勒出的意境,又是一種清幽安寧的恬然自得。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如用我的想象來演繹這首詩詞,就是,幽靜竹林中,舒朗明月下,習習晚風吹,竹葉沙沙響。一個亮麗調皮的女子,彈撥著古箏,隨著音樂的節奏,口中輕吹著哨音,一個全身心投入的女子,把自己和自然融入一體,把自己對自然的深情,用音樂來闡述,把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寄予翠竹來闡發。

  秋菊怒放

  晚秋時,斜陽下,矮籬畔,一叢叢、一片片的菊花傲然開放,它們層層疊疊,相依相偎,不畏寒風,不畏嚴霜,淡泊清華,悠然自得,渾樸自然。

  那意境正如五柳先生陶淵明在《飲酒》裡所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清人王韜在《招陳生賞菊》文中,說花有三品,為神品、逸品、豔品,惟菊兼而有之。神在“高尚其志,淡然不厭;”逸在“傲霜有勁心,近竹無俗態;”豔在“如處女幽人,抱貞含素。”我想他們所詠贊的菊花,定是郊野的野菊花,人工種植的雖有色但無味,只有野菊花才淡雅高潔,韻味十足,它悠悠閒閒地開,從從容容地開,燦燦爛爛地開,熱烈但不張揚,婀娜不失野趣。深秋的荒野是屬於它們的,金燦燦迎風擺,明顏顏傲秋霜。

  以我個人的嗜好,是喜極了金黃色的野菊花,原野、草原、山谷、溪邊、路旁,默默地開放,鋪天蓋地,風兒吹過,猶如一條湧動的金河,自然地舒展著生命的本來面目。為了這個季節,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秋天的女兒,在寒風中昂頭歌唱,在寒霜中孤傲嬌豔。

  若干年前,我曾選用野菊花的圖案鉤織毛衣,我想金黃色最能代表菊花的熱烈與傲然,就買來金黃色帶亮點的馬海毛線,鉤織完工後,效果極佳,穿在身上引來了很高的回頭率,***並不是因為我長得漂亮,而是因了那件野菊花的毛衫***喜衣購物是大多女子的通病,當我穿著那件野菊花的毛衫“招搖過市”之時,常常會有女子趕上前來向我發問:身上的毛衫是在那裡買的?當我告訴她們是我自己鉤織的,失落便寫滿了她們的臉頰。

  我也常常在深秋走向原野,採來一大捧野菊花,用帶著野味的花兒做插花。閒下來的時候,我就坐在它們身邊,靜靜地陪伴著它們,溫柔地注視著它們,我堅信,每一朵野菊花都有自己帶著泥土的故事,每一片花葉都蘊藏著春的弦律,它們嘩啦啦地開成一片,喚醒了愛的眼睛,在深秋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野菊花呀野菊花,那兒才是你的家。隨波逐流輕搖曳,我的家在天之涯。 野菊花呀野菊花,那兒才是你的家。山高雲深不知處,只有夢裡去尋它。我哼唱著這首《野菊花》的歌兒,腦海裡突然地就閃現出了一幅畫面,一個清純可愛的女子,髮髻高挽,野菊插頭,在山坡湧動的野菊旁,反彈琵琶,載歌載舞,人如菊,菊如河,天地悠悠,白雲飄飄,一派秋色裡,自由生長自開花 。


看過的人還:

1.

2.描寫梅蘭竹菊的現代詩

3.以梅為主題託物言志的散文

4.精選關於竹子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