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齒保護糖果和碳酸飲料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在其微信中發表一篇《世衛為啥又不讓多吃糖啦?》,文中提到了“遊離糖攝入量佔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上,相對於遊離糖攝入量低於攝入總能量10%而言,齲齒率較高。”

  相關資料:最近,世衛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遊離糖的攝入量。成人和兒童遊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於攝入總能量的5%,會對健康帶來更多好處。

  齲齒率和遊離糖有關,那麼兒童齲齒如此高發,是不是更危險?

  齲齒和兒童齲齒有多大關係?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科主任車英林醫生就曾指出,現代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經常吃含糖食物、飲用碳酸飲料,而吃糖或飲用碳酸飲料的次數越多,牙齒受損風險越大。這是為什麼?據日本一項調查顯示,很多日本兒童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從而導致滿口牙全部腐蝕。

  如果孩子已經患了齲齒,則需要對齲齒進行相應治療,應及早治療,以免影響療效。

  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口腔科陳柯主任介紹,從就診情況來看,學齡前兒童齲齒率可能超過50%,這與兒童飲食習慣有關。兒童喜歡喝碳酸飲料,偏愛甜食,加之兒童牙齒鈣化程度低,使兒童時期較容易患齲齒。齲齒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病變發展,可形成齲洞,最終導致牙冠完全被破壞消失。此外,陳主任強調,若兒童乳牙發生病變不治療,可影響到以後恆牙的萌出與發育,甚至可導致以後恆牙排列順序的異常。兒童一旦患有病牙,應及時治療。

  齲齒要及時補

  齲齒的發生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需1.5~2年,如齲損在牙釉質或根面牙骨質層內,還未形成齲洞,可通過注入滲透性樹脂使牙齒鈣化,以防繼續惡化;

  如已經形成了齲洞,就及時要去除腐質充填,即我們說的補牙,這是治療齲壞組織最常用的方法,挖除牙齒中被細菌腐爛的部分,將填充材料固定在牙齒上,復原牙齒的缺損,保持牙齒的外形及牙列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