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政責任行政責任的表現

  行政責任是在行政活動中由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違反行政義務引起的,那麼你對行政責任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行政責任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行政責任的介紹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範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行為主體

  前面已提到,行政違法是行政責任的前提,如果行為主體的行為尚未構成行政違法,行政責任就沒法產生。這就是說,並非行政法律關係主體的所有行為都產生行政責任,只有有行政違法存在時行政責任才會產生。

  行政責任

  現代法治社會,不僅要求權力***權利***、職責***義務***的法定,而且要求對責任的承擔也必須有法律依據。因此,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內容等都應當由法律規定。否則承擔責任就很難做到。

  責任能力

  行為主體不具有法定的責任能力,即使其行為構成了行政違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擔行政責任。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對行政相對人中公民責任能力的規定。

  行為過錯

  行為的作出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行為主體不承擔主觀上無過錯的行為的責任。如正當防衛。

  行政責任的主要表現

  一、它是一種法律責任,不是基於道義或約定的道德責任。二、它是在行政活動中由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違反行政義務引起的,與違憲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有程度上的不同。三、它是一種不能以其他法律責任或紀律責任替代的獨立的責任。

  行政責任的懲罰形式

  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

  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行政責任按承擔的主體不同可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人承擔的行政責任。 ***1***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賠禮道歉,承認錯誤;③恢復名譽,消除影響;④返還權益;⑤恢復原狀;⑥停止違法行為;⑦履行職務;⑧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⑨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⑩行政賠償等。 ***2***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接受行政處分等。 ***3***行政相對人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 此外,外國人及外國組織在我國境內活動時,屬於我國行政管理相對方,如違反了我國行政管理義務也要承擔行政責任。外國人承擔行政責任的特殊方式還有限期離境、驅逐出境、禁止離境等。

行政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