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最大的平原

  平原是很重要的一個地貌形態,民以食為天,最重要的糧食都是在平原上長成的。我國最大的平原是在東北平原,下面跟著一起到看看中國最大的平原。

  中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的地理位置

  東北平原,中國最大平原,又稱松遼平原。位於東北地區中部,介於北緯40°25′~48°40′,東經118°40′~128°。南北長1000多公里,東西寬300~400公里,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平原東西兩側為長白山地和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山地,南端瀕遼東灣。

  東北平原的氣候條件

  東北平原處於中溫帶,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7月均溫21~26℃,1月-24~-9℃。10℃以上活動積溫2200~3600℃,由南向北遞減。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降水量的85~90%集中於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個月。年降水變率不大,為20%左右。乾燥度由東南向西北遞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較好生長,遼河平原南部還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麥,僅鬆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長困難。春季低溫和秋季霜凍現象頻繁。江河兩岸和窪地,汛期常有洪澇災害。

  東北平原的平原的組成

  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在東北地區的中部。它包括三江平原、鬆嫩平原和遼河平原。東、西、北三面環山,北起嫩江中游,南至遼東灣,南北長約1000公里,東西最寬約400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約佔東北地區總面積的28%。它主要是由遼河、松花江、嫩江和烏蘇里江等河流沖積而成的。大部分在海拔200米以下,寬廣平坦,坡度很小。只有長春附近鬆遼分水嶺處地勢稍高,海拔200—250米。分水嶺以南稱遼河平原,以北稱鬆嫩平原。東北平原土地肥沃,水網發達,盛產玉米、大豆、春麥、甜菜等作物,是我國北方著名的“糧倉”和畜牧基地。***1***、三江平原包括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的沖積平原,以及完達山以南由烏蘇里江和興凱湖沖積而成的低地平原。***2***、鬆嫩平原位於東北地區中心,它的東南西北四周分別與長白山、鬆遼分水嶺、遼西山地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為界。***3***、遼河平原可分為兩部分,西遼河沙丘平原和遼河中下游平原。

  東北平原的平原的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和石油資源是東北平原最具優勢的自然資源。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東部、北部以自然肥力較高的黑土為主,西部主要是黑鈣土和草甸土,南部遼河平原分佈有草甸土一潮土。境內大部分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較豐富,宜於引灌,據統計,尚有宜農荒地SJX***多萬畝,草原刁茄多萬公頃,草山草坡213萬公頃,農牧業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石油是東北平原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平原北部在中生代晚侏羅紀時已初步形成拗陷盆地,白堅紀進人大發展時期,湖泊及河流相沉積厚達6儀舊米,後因盆地抬升縮小,新生代沉積厚度約15***X***米,巨厚的沉積物,為石油生成提供了有利條件。據研究,鬆遼盆地總生油量可達8***X***、以刀億噸,按ro%的聚集係數計,總聚集量約80~叩億噸,天然氣儲量前景可在2《XX***億立方米以上。除大慶油田外,還有吉林油田、遼河油田。

  土壤鬆嫩平原中、東部,主要為黑土,分佈於山前臺地和平原階地上,從北向南呈弧形分佈;鬆嫩平原西部主東北平原要是黑鈣土、草甸土。在遼河平原主要分佈有草甸土-潮土。砂土的分佈以平原西部最廣。濱海有鹽土、沼澤土。

  東北平原的平原的糧食基地

  鬆嫩平原是東北區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耕地面積大***1130萬公頃***佔東北區耕地總面積的半數以上,農村人口人均耕地0.45公頃,耕地中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約佔83%,土壤自然肥力高。中溫帶半溼潤氣候適宜於一年一熟的喜涼作物和中、早熟的喜溫作物生長。作物以玉米為主,產量佔東北區玉米總產量的64%左右,其次為水稻、小麥和大豆,產量分別佔東北區水稻、小麥和大豆總產量的23%、25%和32%。鬆嫩平原也是甜菜、奶類的生產區,產量分別佔東北區的64%、58%。可見鬆嫩平原是東北區的農業重要基地,在全國也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