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需肥特點是怎麼樣的

  造成山藥死棵嚴重的主要是枯萎病、炭疽病和褐腐病。山藥種植需要定時管理與施肥。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山藥的需肥特點,一起來看一看吧。

  山藥的需肥特點

  山藥的需肥特點。山藥的生育期較長,需肥量很大,特別喜肥效較長的有機肥。由於塊莖的形成伴隨著澱粉等物質的積累,故磷鉀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山藥在生長前期,由於氣溫低,有機養分釋放慢,宜供給適量的速效氮肥,促進莖葉生長;生長中後期塊莖的生長量急增,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特別是磷鉀肥,要特別注意防止缺肥早衰。山藥是忌氯作物,土壤中氯離子過量會影響山藥生長,表現為藤蔓生長旺盛,塊莖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易碎易斷,不耐貯藏和運輸。因此,不宜施用含氯肥料。

  山藥的施肥技術。山藥施肥一般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也可以氮、磷、鉀配比施用。而追肥的重點則在塊莖膨大期,要因植株長勢追施適量速效肥料,以促健長,防早衰。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4000千克、等量複合肥***18-18-18***60~80千克***施用前將二者充分拌和***,或有機肥2000千克、尿素25千克、磷酸二銨25千克、硫酸鉀30千克。基肥在整地前全田均勻撒施,施後將肥料耕翻入30釐米耕層中。巧追肥的原則是“前期重,中期穩,後期防早衰”。

  山藥的三種吃法最致命

  1、生吃山藥

  不要生吃,因為生的山藥裡有一定的毒素,食用生山藥容易引發中毒。

  2、食用過量

  山藥本身溫和,但含有雌性激素,食用過量可能過度刺激荷爾蒙,造成子宮內膜增生,出現生理期不順暢,痛經,腹痛。

  3、山藥粘液

  山藥皮中所含的皁角素或黏液裡含的植物鹼,少數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癢,處理山藥時應避免直接接觸。

  山藥的作用

  1、增強人體消化吸收功能,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山藥能健脾益胃,使脾胃健運,增強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增進食慾,增強體質,對食慾不振、小兒厭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療效。

  2、補中益氣,可使人耳目聰明

  山藥烊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常吃山藥可以使人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益壽。

  3、軟堅散結,治療赤腫硬結、結核堅硬不潰等症

  山藥搗泥外敷有軟堅散結作用,治療赤腫硬結、結核堅硬不潰等症。而且對於乳腺炎、乳房腫痛、癤腫、凍瘡等炎性病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4、增強骨質,治療軟骨病

  山藥中的粘液多糖物質與無機鹽結合後,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所以對軟骨病有一定的療效。

  5、防止結締組織萎縮為,預防膠原病發生

  山藥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的結締組織萎縮,可以預防膠原病發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關節腔的潤滑。

  總之,山藥可食可藥,藥用價值很高,除上述15大功效外,還可以防治感冒、眩暈、失眠、潰瘍病、腎炎、小兒疳積、帶下病、陽痿、白濁等,臨床應用可以治療200餘種疾病,而且也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非常理想的保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