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怎麼穿衣更合適
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早晚寒氣將漸盛,虛弱人群要避免寒氣侵體。那麼立秋到了,要怎麼穿衣服更合適呢?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導“薄衣禦寒”的養生法,明確指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實踐證明,這種主張“秋凍”的方法,既順應了自然氣候***包括居室氣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覺中起到了預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近些年,我國氣象專家對春秋季居室內外溫度進行了觀測分析,並把“室內外溫差”作為一種氣候指標,進一步佐證了“春捂秋凍”的科學性。春秋季溫度雖然都具有“不冷不熱”的特點,但氣溫的變化趨勢是相反的——春季氣溫總趨勢是升,秋季氣溫則是下降。只要氣溫過低,人體防禦不當,即可受寒致病,這是常理。而人體之所以受寒,與環境變化***如進出居室***很有關係。氣候觀測表明,由於房屋的熱惰性和溫度變化趨勢的不同,春季室內氣溫低於室外***室內外溫差為負值***,秋季室內氣溫則高於室外***室內外溫差為正值***。這就很容易解釋“春捂秋凍”了:春季從溫暖的室外進入陰涼的室內,如果不多穿衣,就容易受寒致病。而秋季室內溫度相對較高,入室後完全可以少穿些衣服。另外,就全國範圍看,立秋以後,冷空氣勢力將逐漸加強,活動趨於頻繁,氣溫明顯下降,晝夜溫差增大,且“一場秋雨一場寒”。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應該未“寒”綢繆,注意加強禦寒鍛鍊,提高抗寒能力,以便在強冷空氣和寒冬季節到來時也能夠適應氣候環境,避免由於氣象原因誘發或加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氣管炎、肺炎、風溼性關節炎以及各種心腦血管病。古人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秋之後,要正確領會“薄衣禦寒”,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而應該儘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衫,儘量不要穿長袖;能穿單衣,儘量不加外套。民諺“二八月,亂穿衣”,說的是穿衣感受。但是從保健意義上說,應該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不過,凡事都應有個限度,“薄衣禦寒”也不能過頭。到了深秋時節,氣溫很低,仍然穿得很單薄,就沒道理了。這時倒可以按照冬季的一些養生法則安排飲食起居,一味“秋凍”反而會致病。對於年老體弱及慢性病患者,“薄衣禦寒”更應該慎重一點。
關於立秋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