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食療功效是什麼

  我們一般只把玉米當成主食來食用,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它還是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的。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多玉米的食療功效,希望對你有幫助。

  玉米的食療功效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能。

  據考證,玉米原產於南美洲,約在16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種玉米。目前,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很大,種類有黃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雜玉米等,是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及其他旱谷地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後製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溼、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於延緩衰老。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現代研究證實,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夏玉米黃葉的原因

  玉米葉片發黃,無光澤,是玉米體內及土壤中缺乏氮素,或因病蟲害為害造成的。玉米長期葉片發黃,往往引起生殖生長提前,過早抽穗,造成禿頂,玉米植株產生“未老先衰”,即玉米植株過早地衰老成熟,產量低。防治玉米黃葉措施如下:

  重施肥水對黃葉玉米採取“五段追肥法”管理,即追苗肥、小喇叭口肥、大喇叭口肥、穗肥、粒肥,施肥實行少量多次,以提高肥效。苗期畝施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小喇叭口期畝施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全元微肥2公斤;大喇叭口期畝施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全元微肥3公斤;穗期畝施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5公斤;粒期畝施磷酸二銨2公斤,硫酸鉀3公斤。如果施肥後不下雨,在施肥3-5天后一定要澆水,以水調肥,以水促肥。

  早防病巧治蟲根據造成黃葉的病、蟲發生特點早施藥,達到藥到病***蟲***除,不留後患。

  種植夏玉米的注意事項

  一防脫肥夏玉米穗期植株的高產特徵是,莖稈粗壯、節間短,葉片寬厚、葉挺有力,葉色濃綠根系發達。如果葉片在穗期有轉黃趨勢,要防止後期脫肥早衰。在管理上要追施攻稈肥和粒肥,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採用穴施或開溝施,施肥後立即覆土,防止肥料揮發損失,在揚花灌漿期用0.3%~0.5%的磷酸二氫鉀或5%的過磷酸鈣浸出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用配製好的肥液50~60公斤均勻噴施,增產效果顯著。

  二防乾旱玉米抽穗開花期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要求土壤持水量達到70%~80%左右,田間相對溼度65%~90%左右。如果水分不足,高溫乾旱會影響玉米花粉、花絲的發育和活力,影響授粉受精,嚴重時會造成玉米結實率下降,產量減少。在高溫或極度乾旱的情況下,花粉的生活力很容易喪失;高溫乾旱容易使花絲乾枯,喪失生活力。花粉在柱頭上萌發困難,或萌發後由於花絲不能供給充足的水分,導致花粉管達到子房的速度減慢,授粉後僅有少量受精,最後結實率不高,形成缺粒。因此,當玉米開花時,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抗旱,通過灌水,補充水分,調節田間溼度。灌水宜在傍晚進行,宜採用溝灌,切忌漫灌。

  三防病蟲害夏玉米生育中後期,主要蟲害有玉米螟、黏蟲等。玉米螟在心葉末期,當有蟲株率達到10%時,可用0.5%甲胺磷顆粒劑0.5公斤,加細土50公斤撒施於大喇叭口內;在穗期,玉米開花吐絲後有蟲株率達到20%時,每畝用90%敵百蟲0.2公斤加水100公斤噴穗防治。當玉米地生長後期百株有黏蟲50~100條時,可用2.5%敵百蟲粉,每畝2~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