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是怎樣形成的原因是怎樣的

  洱海古代文獻中曾稱為葉榆澤、昆彌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看著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會疑惑它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洱海形成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洱海形成的原因

  蒼山是以區域變質雜巖為主體的山脈,但後期動力變質作用強烈,退變質作用顯著,構造巖帶發育,其內部構造輪廓,仿若一個被斷層分割的“背斜”,山體兩側的地形坡向與各自的巖向傾向一致,但地層不具可比性,形似背斜而非背斜,稱為背形構造。

  早在20億年前,蒼山古老的前寒武紀結晶底層,就存在於洱海的東部,那是地球表面還是一塊古老的泛大陸,經歷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長地質演化的階段後,大約到了5000多萬年前的早第三紀時期,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來,向北漂移與歐亞大陸發生激烈碰撞,引發了大面積的造山運動,高聳的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就此形成,點蒼山也隨著地殼的快速抬升而崛起。

  洱海屬於構造湖,其形成時期與蒼山一致,都是喜馬拉雅地殼運動的產物。經歷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長地質演化的階段後,大約到了5000多萬年前的早第三紀時期,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來,向北漂移與歐亞大陸發生激烈碰撞,引發了大面積的造山運動,受東西兩側深大斷裂帶挾持,差異性抬升運動形成,東側洱海是斷陷形成的構造湖泊,大約在350萬年前已成皺形,以後洱海經歷了不同年代的大小演化,終於形成了今天的高原湖泊。

  洱海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文獻中曾被稱為:洱河、葉榆河、葉榆澤、彌河、“昆彌川”、昆明池等名 ,由西洱河塌陷形成,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故名洱海。雖面積沒有滇池大,但由於水位深,蓄水量卻比滇池大。蒼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發源於洱源縣的芘碧湖,源頭出自罷谷山,北有彌直河注人,東南收波羅江水,西納蒼山18溪水,總徑流面積2565平方公里,面積約251平方公里,蓄水量3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約11.5米,最深為20米。

  洱海的生態特徵

  洱海水產資源豐富,盛產鯉魚、弓魚、鰾魚、細鱗魚、鯽魚、草魚、鏈魚、青魚、蝦、蟹等十餘種。年產數十萬斤,其中以弓魚最為著名,身形長瘦,鱗細肉鮮,號稱"魚魁",當地稱為“魚土鍋”,是洱海的特產。水生植物有海菜花、菰***茭筍***、慈菇、荸薺等,珍稀水禽有棕頭鷗、一翹鼻麻鴨、灰鶴、普通秧雞、紅胸田雞、黑水鴨、彩鷸、鳳頭麥雞、灰鷸、紅嘴鷗、銀鷗灰背鷗等34種;藥用價值的有鸕鶿秋沙鴨、黑水雞等15種。

  原有土著魚類20種,外來11種,從魚類優勢種群的變化情況看,從50年代至今,大致經歷了3次演替過程,50年代,魚類區系組成保持土著魚類結構特點,以大理裂腹魚、大理鯉、祀麓鯉、大眼鯉、再海四須䰾、油四須䰾等為主,年捕撈量750~1500噸,70年代末,魚類優勢種群變成克氏吻瑕虎魚、麥穗魚、史氏黃坳和興凱刺鰟鮍,80年代,魚類優勢種變成鯽魚,其產量佔洱海總漁獲量的70%左右,土著魚類產量急劇減少。

  洱海有弓魚***大理洱海裂腹魚***、鯽魚、洱海土著鯉魚***大頭鯉,洱海春鯉,大理鯉等9種***引進品種銀魚,蝦,螺螄貝殼等等,其中弓魚最為有名,當地有魚魁之稱,由於西洱河電站斷了洄游繁殖路線,導致弓魚到二十一世紀時就已絕種。湖產海菜是白族人民喜愛的傳統菜。

  洱海正在由貧中營養狀態向富營養化過渡,主要汙染物有總懸浮物、耗氧物質、氮、磷、揮發性酸、硫化物等;年均水溫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