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怎麼形成的

  煤作為一種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經開始。不過對於煤的形成,你瞭解多少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煤的形成

  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於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積岩,這就是煤炭的形成過程。  一座煤礦的煤層厚薄與這地區的地殼下降速度及植物遺骸堆積的多少有關。地殼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遺骸堆積得厚,這座煤礦的煤層就厚,反之,地殼下降的速度緩慢,植物遺骸堆積的薄,這座煤礦的煤層就薄。

  又由於地殼的構造運動使原來水平的煤層發生褶皺和斷裂,有一些煤層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有的又被排擠到地表,甚至露出地面,比較容易被人們發現。還有一些煤層相對比較薄,而且面積也不大,所以沒有開採價值,有關煤炭的形成至今尚未找到更新的說法。  煤炭是這樣形成的嗎?有些論述是否應當進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討。

  一座大的煤礦,煤層很厚,煤質很優,但總的來說它的面積並不算很大。如果是千百萬年植物的枝葉和根莖自然堆積而成的,它的面積應當是很大的。因為在遠古時期地球上到處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應當到處有儲存煤炭的痕跡;煤層也不一定很厚,因為植物的枝葉、根莖腐爛變成腐植質,又會被植物吸收,如此反覆,最終被埋入地下時也不會那麼集中,土層與煤層的界限也不會劃分得那麼清楚。

  但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和依據,煤炭千真萬確是植物的殘骸經過一系統的演變形成的,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煤塊,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葉和根莖的痕跡;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發現非常清楚的植物組織和構造,而且有時在煤層裡還儲存著像樹幹一類的東西,有的煤層裡還包裹著完整的昆蟲化石。在地表常溫、常壓下,由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植物遺體經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轉變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後, 由於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經成岩作用而轉變成褐煤;當溫度和壓力逐漸增高,再經變質作用轉變成煙煤至無煙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堆積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泥炭的過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遺體在沼澤中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腐泥的過程。腐泥是一種富含水和瀝青質的淤泥狀物質。冰川過程可能有助於成煤植物遺體彙集和儲存。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個地質年代中,全球範圍內有三個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迭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袍子植物。主要煤種為煙煤和無煙煤。

  ***2***中生代的株羅紀和白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和煙煤。

  ***3***新生代的第三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其次為泥炭,也有部分年輕煙煤。

  煤的應用範圍

  動力煤

  1*** 發電用煤:中國約1/3 以上的煤用來發電,目前平均發電耗煤為標準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為電能。

  蒸汽機車用煤:佔動力用煤3%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建材用煤:約佔動力用煤的13%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一般工業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及取暖用的工業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佔動力煤的26%。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佔燃料用煤的23%。

  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煉焦煤

  中國雖然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還相對較少,煉焦煤儲量僅佔中國煤炭總儲量27.65%。

  煉焦煤類包括氣煤***佔13.75%***,肥煤***佔3.553%***,主焦煤***佔5.26%***,瘦煤***佔4.01%***,其它為未分牌號的煤***佔 0.55%***;非煉焦煤類包括無煙煤***佔10.93%***,貧煤***佔5.55 % ***,弱粘煤***佔1.74%***,不粘煤***佔13.8%***,長焰煤***佔12.52%***,褐煤***佔12.76%***,天然焦***佔0.3%***,未分牌號的煤***佔13.80%***和牌號不清的煤***佔1.06%***。

  煉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煉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溫冶煉而成,一般1.3 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一噸焦炭。焦炭多用於鍊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

  中國是焦炭生產大國,也是世界焦炭市場的主要出口國。2003 年,全球焦炭產量是3.9 億噸,中國焦炭產量達到1.78 億噸,約佔全球總產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中國共出口焦煤1475 萬噸,其中出口歐盟458 萬噸,約佔1/3。2004 年,中國共出口焦炭1472 萬噸,相當於全球焦炭貿易總量的56%,國際焦炭市場仍供不應求。2008 年中國焦炭產量總計約32700 萬噸,2009 年1月至9月焦炭產量25276.87萬噸。

  煤炭行業執行特點: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煤炭市場繼續呈現了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需求低速增長,產能快速釋放,進口不斷增加,全社會煤炭庫存持續上升,價格下滑,效益下降。

  ***一***煤炭消費

  煤炭需求增速繼續放緩。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19.3億噸,同比增長1.8%,增速比2012年回落1個百分點,比2011年回落7.6個百分點。從主要用煤行業分析看,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長5.1%,主要是工業生產對用電增長拉動不足。

  ***二***煤炭投資與建設

  1.煤炭投資下降。自2012年二季度開始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下降,出現多年來的首次下降。上半年,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2049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民間投資1158億元,同比增長了4.5%。2012年全國煤炭洗選業投資為5286億元,2011年為4907億元。

  2.煤炭產能釋放加快。前幾年,大規模的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產能和主要產煤省區資源整合與技術改造礦井,陸續進入投產期。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0年以來,年平均增加煤炭產能4億噸,產能建設超前,產能過剩壓力不斷加大。2012年新增產能超過3.5億噸,今年將是在建產能集中釋放期。

  3.運輸上,鐵路港口運煤出現負增長。上半年全國煤炭鐵路運量11.4億噸,減少3082萬噸,下降2.6%;其中電煤7.95億噸,同比減少3590萬噸,下降4.3%。自去年6月以來,全國鐵路煤炭運量持續負增長。6月份全國煤炭運量1.82億噸,同比增加396萬噸,增長2.2%。其中電煤1.27億噸,同比增加66萬噸,增長0.5%。近兩個月日均煤炭運量環比略有增加***分別增長2.4%和0.5%***,主要是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三***煤炭生產與供應

  1.煤炭產量下降。自今年一季度以來全國煤炭產量同比持續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據統計快報,6月份全國煤炭產量2.95億噸,同比減少2000萬噸,下降***%;上半年累計產量17.9億噸,同比減少6800萬噸,下降3.7%,降幅比一季度擴大2.7個百分點。分企業看,國有煤礦產量普遍增加,前5個月國有煤礦產量同比增長1.1%;一些地區地方煤礦出現了了大量停產、減產現象,前5個月非國有煤礦產量同比下降13.9%。

  2.煤炭淨進口繼續增加。上半年累計進口煤炭1.58億噸,同比增長13.3%;出口408萬噸,同比下降29.4%;淨進口1.54億噸,同比增加2030萬噸,增長15.1%。近期由於國內市場煤價持續下滑,進口數量連續兩個月出現環比下降,6月份進口2236萬噸,環比減少521萬噸,下降18.9%,同比首次下降,下降17.9%。

  3.煤炭庫存增加。6月末,全社會庫存2.98億噸。其中,煤炭企業存煤8990萬噸,比年初增加659萬噸,增長7.9%,同比增加1268萬噸,增長16%;重點發電企業存煤7398萬噸,比年初減少715萬噸,下降8.8%,同比減少1727萬噸,下降18.9%,存煤可用21天***7月10日存煤降至7176萬噸,可用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