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開花的花期在什麼時候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桂花開花時間,希望對大家會有用!

  桂花開花的時間

  有的品種9~10月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

  桂花,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15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樹冠可以覆蓋6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花3~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氣極濃。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

  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鬱;生長勢較強、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

  桂花生長習性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土壤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

  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要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據觀察,桂花單株樹冠的一側貼近牆面,或兩棵桂花的樹冠相互重疊時,貼近牆面的一側或交錯重疊的那部分樹冠,很快變的稀疏,影響整個樹冠的形體與美觀。可見,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淨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這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較多的可能。

  桂花生長繁殖

  桂花樹開花結果,是正常現象,只要樹齡成熟,周邊水、肥、溫度、土壤、大氣等環境適宜,桂花和其他樹木一樣,可以年年開花結果。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次年4月果熟。在南方,桂花結果十分普遍,人們繁殖桂花樹通常用果實播種。而地處桂花自然分佈區域的北緣,氣溫相對偏低,結果現象也就相對較少。

  桂花果實一般在4~5月間成熟,當果皮由綠色逐漸轉變為紫藍色時即可採收。採收後灑水堆漚,清除果肉,陰乾種子,混砂貯藏。桂花種子有後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貯藏至當年10月份進行秋播或翌年春播。

  桂花的繁殖方式有多種,有種子播種法、嫁接繁殖法、扦插法、水培法和壓條法,但桂花在繁殖方法多用嫁接繁殖。

  桂花播種繁殖法

  4~5月份桂花果實成熟,當果皮由綠色變為紫黑色時即可採收。桂花種子有後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採收後灑水堆漚,清除果肉,置陰涼處使種子自然風乾,混砂貯藏,砂藏後可秋播或春播。砂藏期間要經常檢查,防止種子黴爛或遭鼠害。播種繁殖一般採用條播的方法。播種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於室內苗床。播種時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將來影響幼苗生長。播後覆蓋一層細上,然後蓋上草佔,遮蔭保溼,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當年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約20千克,可產苗木3萬株左右。小苗於苗床生長2年後,第3年可移植栽培。實生苗開花較晚,定植8~10年後方能現花。

  嫁接法

  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作砧木。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釐米處剪斷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釐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釐米的削麵,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釐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後埋土培養。用小葉女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壽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細”的“小腳”現象。用水蠟作砧木,生長慢,但壽命較長。盆栽桂花多行靠接法。用流蘇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靠接時選二者枝條粗細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達木質部,長約3~4釐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與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後將兩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層密結,用塑料條紮緊,癒合後,剪斷介面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扦插法

  在春季發芽以前,用一年生髮育充實的枝條,切成5~10釐米長,剪去下部葉片,上部留2~3片綠葉,插於河沙或黃土苗床,株行距3釐米X 20釐米,插後及時灌水或噴水,並遮蔭,保持溫度20~25℃,相對溼度85%~90%,2個月後可生根移栽。

  壓條法

  可分低壓和高壓兩種。低壓桂花必須選用低分枝或叢生狀的母株。時間是春季到初夏,選比較粗壯的低幹母樹,將其下部1~2年生的枝條,選易彎曲部位用利刀切割或環剝,深達木質部,然後壓入3~5釐米深的條溝內,並用木條固定被壓枝條,僅留梢端和葉片在外面。高壓法是春季從母樹選1~2年生粗壯枝條,同低壓法切割一圈或環剝,或者從其下側切口,長6~9釐米,然後將傷口用培養基質塗抹,上下用塑料袋紮緊,培養過程中,始終保持基質溼潤,到秋季髮根後,剪離母株養護。

  水培法

  桂花的無土水土培法與有土培育的方式差不多,在光照、溼度和溫度等方面的要求是一樣的,一個星期左右澆一次營養液,3月-5月期間處於桂花苗的生長期,需要酌加次數;11月-第二年的2月份,是桂花苗的休眠期,次數需要酌減,半月或是一個月澆一次營養液都可以。

  桂花有兩次萌芽,兩次開花的習性,耗肥量大,宜於11~12月份冬季施以基肥,使翌春枝葉繁茂,有利花芽分化;7月夏季,二次枝未發前,進行追肥,則有利於二次枝萌發,使秋季花大茂密。

  >>>下一頁更多精彩“桂花分佈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