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開花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油菜花開,一片金黃,增添了鄉間田園繽紛的色彩。每年都會有一大波的遊客前去欣賞油菜花。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油菜花開花時間,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油菜花開花時間

  從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從1月到8月次第展開,好像在演繹陽光入射中國大地的角度每年逐漸抬升又逐漸降落的週期性過程;也好像在表演大地的熱量沿緯度成帶狀分佈的所謂地理學的“地帶性理論”,不僅僅是緯度地帶性,還有經度和海拔高度的地帶性,在油菜花的分佈中都可以看到。要想學好地理學中的“地帶性理論”,即理解地表的景觀按“緯度、經度、垂直高度”的所謂“三度”呈帶狀分佈,就來看看油菜花吧。

  看一下全國油菜花開花時間的等值線圖。1月、2月油菜花在北迴歸線附近開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嶺與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進入了花期,這條3月1日油菜花的花期等值線並沒有與緯度線平行,四川盆地把這條線大大地北移了,因為四川盆地是一個暖盆,氣溫遠比同緯度的地方高。這3條等值線演繹了氣候變化的緯度地帶性,但接下來的等值線就可以說是演繹了經度地帶性——海陸關係了。4月1日的花期等值線到了江浙一帶的沿海地區,明顯有低頭向南之勢,這是因為這一帶瀕海,春天大海升溫較慢,沿海春遲之故;而6月1日和7月1日開花的油菜分佈明顯地呈西南—東北走向。這也可以看作是經度地帶性——海陸位置影響所致:這時溫度已經不成問題,降水成了限制因素,降水的多少與離海的遠近相關,因此這時的油菜花分佈界限幾乎是中國乾旱和半乾旱區的界限,也可以說是沿長城和農牧交錯帶分界。

  垂直高度——垂直地帶性對油菜花的影響在西部地區最為明顯:青藏高原由於太高太冷,油菜只能在其邊緣的河谷中分佈,在河西走廊沿著黑河谷地油菜花在張掖附近有著大面積的分佈,在祁連山中的大通河谷地、黃河谷地油菜花順著河谷從西向東分佈;拉薩附近的雅魯藏布江和其支流年楚河的河谷也有油菜花盛開,不過那時已是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瑪干盆地的油菜呈環形分佈在沙漠周邊,西部較溼潤,又因為低處氣溫高,高處氣溫低,因此從裡向外,從低向高,油菜花從6月到8月次第開花;而北疆的準噶爾盆地周邊綠洲上的油菜花竟然在6月開花,比它緯度低得多的青海湖和黃河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的油菜花卻是7月或8月,這是為什麼?還是因為垂直高度的影響,因為青藏高原的崛起,改變了南熱北冷的規律,使得中國的西部地區變成了南冷北熱,南北倒置,因此準噶爾的油菜花開得要比西藏和青海早。

  油菜花形態特徵

  學名:Brassicacapestris十字花科屬雙子葉植物綱。

  一年生草本。基生葉旋疊狀,莖生葉,一般是互生,沒有托葉。花兩性,輻射對稱,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長2短,通常稱為“四強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構成,子房位置靠上。莖圓柱形,多分枝;葉互生,葉大,濃綠色,無葉柄及託;三、四月間,莖梢著花,總狀花序,花萼片四片,黃綠色,花冠四瓣,黃色,呈十字形。果實為長角果,到夏季,成熟時開裂散出種子,紫黑色,也有黃色。中國栽培較廣,以長江流域和以南各地為最多。十字型的花朵是十字花科的植物特徵之一,高麗菜及小白菜等很多蔬菜都和油菜花一樣屬“十字花科”。

  油菜花開,一片金黃,增添了鄉間田園繽紛的色彩。餘邵詩云:“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清風吹拂金波湧,飄溢醉人濃郁香”。油菜花開放,花粉中的花蜜,引來彩蝶和蜜蜂在花叢間飛舞。濃郁花香令人陶醉。

  油菜花應用價值

  油菜花是由4枚萼片.4枚花瓣、2枚雌蕊、4枚長雄蕊和兩枚短雄蕊形成的小花朵,含有很豐富的花粉。種子含油量達35~50%,可以榨油或當作飼料用。除此,油菜花的嫩莖及葉也可以當作蔬菜食用。

  油菜花是最容易栽培的農作物之一,農民常於農田冬春休耕期間在田裡灑上油菜籽,播種後約兩個月便開出朵朵黃色的小花,等到第二年春天農民再將油菜耕入土中以增加土壤的養分。而開花後結的果實,是中國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但油菜花的栽培有時容易造成農人後續春耕時除蟲的困擾。

  油菜花製成的果汁在醫療上據說有預防高血壓、貧血和傷風等功效。調製的方法很簡單:油菜一兩、少許蘋果與檸檬,將油菜和蘋果切碎,放入果汁機攪拌成汁,再加檸檬汁和少許蜂蜜就完成了。

  油菜是包括蕓薹屬植物的許多個物種。凡是栽培的十字花科***ruciferae***蕓薹屬***Brassica***植物用以收籽榨油的,都叫油菜。就我中國種植的油菜而言,可以分為三大型別,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藍型。白菜型原產於中國,主要集中於長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於西北和西南地區。甘藍型則是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和歐洲流入中國,主要集中於黃淮和長江流域各地。

  油菜在中國分佈極廣,北起黑龍江和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東至沿海各省均有種植。按生態劃分,可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兩個大區。其界線可以是東起山海關,經長城沿太行山南下,經五臺山過黃河至賀蘭山東麓向南,過六盤山再經白龍江上游至雅魯藏布江下游一線,其以南以東為冬油菜區,其以北以西為春油菜區。以1996年為例,中國冬油菜和春油菜的種植面積分別佔93.4和6.6%,總產分別佔94.2%和5.8%。其中長江流域冬油菜佔中國油菜種植面積的82.2%,總產佔83.5%,既是中國油菜的主產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產帶,其菜籽總產佔世界菜籽總量的25%。

  油菜花經濟價值

  中國油菜產業的發展油菜是中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種子含油量為33%~50%。自1995年以來,常年種植面積在1億畝,年產菜籽近1000萬噸,佔油料作物總產量的40%~45%***不含大豆***;同時還生產約600萬噸的菜籽餅粕。餅粕蛋白質含量高達40%,菜籽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合理,其賴氨酸含量與大豆相當,而賴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則高於大豆蛋白質,是中國有待開發利用的最大宗優質飼用蛋白源。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飼料之外,在食品工業中還可製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還在冶金、機械、橡膠、化工、油漆、紡織、制皁、造紙、皮革和醫藥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油菜花在我國發展

  新中國50年來,油菜作為最主要的油料和經濟作物發展穩中有升,新品種推廣實現了三次革命。建國初期通過品種評選推廣的一些油菜優良品種如七星劍、寧波油菜、興化油菜、浠水白等,對中國油菜生產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開始推廣從國外引進的甘藍型油菜—勝利油菜,並以系統選育為主,選育出一批適合於中國多熟制栽培的甘藍型油菜品種,實現了中國油菜品種由白菜型向甘藍型轉變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在油菜***優勢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首先發現具有實用價值的玻裡馬***Polima***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並首先實現了三系配套。通過對細胞質雄性不育、細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親和、化學殺雄、天然雜交、孤雄生殖及輻射育種方法的研究,選育出了一批在生產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油菜新品種,如甘油5號、湘油5號等。統計表明,中國油菜的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年均總產50年代分別為2903.5萬畝、30.9公斤/畝和88.7萬噸。60年代分別為2381.5萬畝、32.0公斤/畝和78.6萬噸。70年代分別為3214.8萬畝、45.4公斤/畝和14***萬噸。

  1979年達到240.2萬噸,首次超過中國歷史上最高的1934年產量190.7萬噸;80年代是中國油菜生產的快速增長時期,由於中油821、秦油2號等豐產性好、抗***耐***病性較強的甘藍型品種的推廣與應用,使中國油選單產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年均總產分別為6368.3萬畝、76.7公斤/畝和488.4萬噸,分別比70年代增長98.1%、68.9%和233.6%,實現了中國油菜向高產、穩產、高抗轉變的第二次革命。進入90年代,無論是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總產量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20世紀90年代的前8年***1990~1997年***平均為9152.2萬畝、88.5公斤/畝和812.9萬噸,分別比20世紀80年代增長43.7%、15.4%和6***%。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全國20多個科研單位近二十年的協作,科技攻關以及中國一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美國等重大國際合作研究,中雙四號、華雜4號、油研7號、中油雜1號等一批優質雙低新品種已陸續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現已育成40餘個熟期、產量和抗性接近或達到常規雙高品種水平的雙低油菜品種或組合。至1998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已接近3000萬畝,揭開了中國油菜生產由單一的產量型向產量、質量結合型轉變的序幕,開始實現油菜品種向優質高效轉變的第三次革命。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江蘇興化油菜花

  興化油菜花——“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 江蘇省興化市即將迎來萬畝油菜花盛開的田園生態風光。油菜花這一傳統經濟作物,日漸成為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

  興化市位於長三角經濟帶北緣,建城已有2300多年曆史,是江淮地區的一顆水鄉明珠,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水鄉美景。“興化千島菜花”位於興化市缸顧鄉,以千島樣式形成的垛田景觀享譽全國。據考證,750年前,缸顧鄉農民在水中取土堆田,整齊如垛,並在上面種植農作物,才演變成現今的生態景緻。每年的清明前後,在遼闊的水面上,千姿百態的垛田形成了上千個湖中小島,島上開滿金燦燦的油菜花,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金黃色“花海”,一望無際,令人歎為觀止。

  興化垛田風光帶位於興化缸顧鄉東旺村。這裡河港縱橫,菱藕飄香,塊塊隔垛宛如漂浮於水面島嶼,有“萬島之國”的美譽。每年春季,油菜花開,藍天、碧水、“金島”織就了“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奇麗畫面。泛舟其中,如入迷宮,濃郁花香讓人迷醉,旖旎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雲南羅平油菜花

  雲南省羅平縣獨特的氣候,造就了羅平獨特的生態農業。每年2至3月,連片的20萬畝油菜花在羅平壩子競相怒放、流金溢彩,綿延數十里,好似金浪滔滔的海洋,凡駐足這個最大的天然油菜花海,無不感嘆羅平是“金玉滿堂之鄉”。324國道、南昆鐵路從花海中橫貫而過,有“中國吉普賽人”之稱的養蜂人,聚在花海之中,放蜂追花采蜜。登山遠眺,可以看到花海中,玉帶湖、臘山湖、灣子湖象三面銀光閃亮的鏡子,襯托著山色青翠的白臘山;油菜花海里,村落點點,寨子棋佈;此起彼伏的喀斯特錐形山,點綴花海中,有如人間仙景,構成絕妙的圖畫;牛街石岩溶窪地,是喀斯特岩溶中的一種典型地貌,呈現出別緻的“千丘田”田園風光;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遊節,向海內外遊客發出春天的邀請,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朋友到羅平觀花、嚐鮮蜜。

  2002年,萬畝油菜花海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油菜種植園***”稱號;2004年4月,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5年,羅平金雞峰林被中國地理學會評為“中國最美的峰林”。2006年,雲南羅平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在第三屆中國會展***節事***

  產業年度評選活動中被評為“2005中國節慶50強”。

  羅平縣油菜花花期一般是在2月20前後開始,直到3月底。2013年羅平油菜花的花期將會延長到3月20日,2013羅平油菜花節的時間為1月31日至4月18日,比往年稍有延長。

  湖北荊門油菜花

  荊門是湖北種植油菜第一市,現已成為全國油料產業帶的核心區,湖北最大的優質雙低油菜生產區、“一壺油”戰略的原料區、加工區和油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區。荊門市油料加工企業也迅速崛起,油料年加工能力80萬噸以上,居湖北第一。

  青海門源油菜花

  青海省門源縣是北方小油菜生產基地,從每年的七月初開始,這裡就進入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開花時間是7月5日至25日,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新華社有記者在二零零六年七月份來門源拍外境時坦言:就全國來講,最大氣的油菜花在青海,遊覽過國內一些油菜花風景地,感覺青海門源的油菜花景色甚為壯觀,十足的西部風味,近百萬畝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整個浩門川峰是豪放的一片花海。這裡的山山水水都被覆蓋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這一片油菜花的海洋,恐怕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大海,而浩門鎮在花海中沉浮,似乎就成為了一座大海中的孤島。

  七月初,門源的油菜花現在還不是最盛的季

  青海門源油菜花

  青海門源油菜花節,但是此時卻色彩非常豐富,田野抹上了一片翠綠、其間點點滴滴地透出了一絲絲的淡黃——那是一種精力旺盛、生機勃勃的浪漫宣言。七月中旬,整個浩門川將是一片的金黃,在高原深藍的天空下,油菜花鑲嵌浩門河兩岸,濃豔的黃花,北依祁連山,南鄰大阪山,西起永安城,東到玉隆灘,綿延近百公里,繁花一片,無際無邊,宛如金黃的大海。這裡的油菜花與江西羅平多丘陵所溝畫出畫面有所不同,完全表現出了北方地區油菜花在藍天、白雲和雪山下鋪天蓋地的霸氣。

  由於田地多向著盆地中間浩浩蕩蕩的浩門河方向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兩邊看,鋪天蓋地的都是金黃色,浩門河在中間流淌,這種景色就像鑲了兩道金邊的銀絲帶蜿蜒飄舞,與祁連山遙相輝映。在高原上常見的藍天白雲襯托下,一望無際的金黃顯得異常斑斕,令人慨嘆,大色塊的簡單構圖給人豐富的遐想。喜歡油菜花的人都是喜歡那種強烈的色彩,喜歡那種撲面而來的恢巨集氣勢。

  觀花就要拍照,油菜花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顏色,金黃一片,非常純粹。選擇在油菜花海里拍照有一個先天優勢,無論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可於豔麗的油菜花搭配,穿著白色的衣服在金黃色的背景下會十分醒目,姑娘的膚色會顯得格外的好看。拍攝油菜花照的最佳時間是細雨初停時,油菜花上掛著水珠,色彩最為鮮豔明潤。拍照不僅要拍景物,更重要的是拍花海中的人。推薦兩個地方,一個是青石嘴鎮的元山觀花臺和縣水泥廠對面的南山上,這裡能全觀浩門川的油菜花和常年積雪不化的冷龍嶺及崗石卡雪峰,拍出來的照片將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背景層次極好;二是東部仙米林區,這裡的不僅有漂亮的油菜花,還有原始森林,仙米峽谷,各種色塊交織,色彩特別豐富。三是油菜花都是一叢一叢的,很矮,在油菜花海里面拍照,比較適合坐下,或者躺下,假如穿著白色婚紗拍照,將白色婚紗鋪散在花叢中,很能突出女性的嫵媚氣質。拍照時挑選幾套有動感的衣服,更加搭配周圍的環境。有條件的朋友也可帶一輛自行車或從當地朋友處借一輛,在花海中可以騎上一段,也可以作為道具。

  常言道:常在花間走,能活九十九。當人步入花的世界,花迎花送,伴君千里。花香沁人心脾,觀之聞之似能解人苦樂,彷彿在輕輕訴說,猶如在歡愉地歌唱,恰似在喚起美好的回憶,又好像在安撫煩亂的思緒。踏青賞花,能領略到大自然的美,確屬快事一樁!

  陝西漢中油菜花

  漢中位於陝西南部,地處秦嶺以南,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漢江的發源地,地屬長江流域。漢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北有秦嶺,南有巴山,山水秀麗,人傑地靈。這裡四季分明,適合多種生物的繁衍,也是國寶大熊貓和朱䴉的棲息地。春天的油菜花海是漢中的一大靚麗景色,近年來外地遊客紛紛慕名參觀。

  漢中盆地是傳統的油菜種植生產基地,年種植油菜100多萬畝,年產油料近20萬噸。每年春天,漢中盆地和淺山丘陵的百萬畝油菜花盛開,把漢中裝扮成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

  由人民網旅遊頻道主辦的2009“中國最美油菜花海”評選活動,從3月30日至4月29日曆時30天,共有全國15個知名油菜花觀賞地區參與評選,吸引了全國100多萬網友競相投票。素有“小江南”之美譽的漢中豔壓群芳,成為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江西婺源油菜花

  婺源油菜花旅遊賞花攝影攻略:婺源油菜花與古村落相呼應,比如晒秋人家篁嶺、思溪延村、江嶺、深山桃源慶源。如想拍出一張有婺源特色的油菜花婚紗照,需要景物之間的配合。在婺源拍攝油菜花海婚紗照的最佳時間是細雨初停時,油菜花上掛著水珠,色彩最為鮮豔明潤。

  篁嶺:篁嶺海拔約500米,地處婺源旅遊東線的江灣鎮東南7公里,隸屬江灣鎮慄木坑村委會管轄。這裡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鏞的故里。“地無三尺平”,四面環山的篁嶺古村,經年的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周邊古木參天、梯田密佈,村民晒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晒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篁嶺晒秋”農俗景觀。

  篁嶺是自然的寵兒,依偎在石耳山的懷抱,被周邊數萬畝梯田簇擁,層層疊疊的梯田印襯著鱗次櫛比的農舍,四季皆有各種顏色的呵護、嬌寵,稍不留神就會碰翻顏料桶,於是乎漫山遍野的大紅、新綠、嫩黃……

  陽春三月,婺源縣10萬畝油菜花田陸續開放,成片的金黃色油菜花與粉牆黛瓦的徽民居組成一幅幅美麗的春日畫卷,吸引遊客踏春賞花。

  重慶墊江油菜花

  3月的油菜花大觀園花海茫茫,溪流縱橫,村落棋佈,山丘橫臥,桃李點綴,群蜂飛舞,大地一派流金溢彩,真有天下花香襲人的美韻,花海里蜂蝶相戲,花香醉人,春風吹來,金浪翻滾,波連雲湧。有葡萄溪、萬蜂浣、醉花榭、溪竹雅舍、黃金海岸等幾處特色景點。

  據旅遊景點負責人介紹,經過幾年建設,現景區基礎建設和服務設施較往年有了明顯改善,接待能力也有顯著提高。

  新疆昭蘇油菜花

  新疆昭蘇大草原位於中亞內陸腹地的一個高位山間盆地,屬大陸冷涼型氣候,冬長 無夏,春秋相連,這裡是新疆最大的春油菜產區,其種植面積近百萬畝,佔全疆油菜種植面積的40% 左右,被譽為“中國油菜之鄉”。每年6 月底前後,漫無邊際的油菜花猶如一條條金色的織毯席捲著廣袤無垠的昭蘇大草原,與天山遙相輝映,堪稱西部盛景。

  廈門同安油菜花

  3月同安蓮花鎮蔗內村的幾十畝油菜花陸續盛開,遍地金黃、金光閃閃。耀眼奪目的油菜花讓人興奮,微風吹來,此起彼伏,置身美麗金黃的花海,猶如畫中游。

  宜昌枝江油菜花

  三四月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相信很多朋友心馳神往,這裡是花的海洋,享受油菜花的芳香,不如如夢如畫的意境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