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艾灸有什麼作用?什麼時間艾灸效果最佳?其實現在艾灸也是很多人都在使用的一個治療方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艾灸的作用和最佳時間,希望對你有用!

  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

  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療法可以使高溫透徹身體肌骨經脈,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

  2、驅寒逐溼,消淤散結

  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能夠迅速開啟氣結,消散淤血。正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溼濁之氣,散寒回陽。

  3、溫中補氣,保健強身

  艾灸療法歷來就被醫家公認為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更多的人體正氣,能提高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古人的這些觀點,有其道理。畢竟周遭惡劣的環境、氣候的確會影響人的身體和心理。所以,環境很重要,心境也很重要。在不良環境和心理因素下做艾灸,的確有害無益,理應停止施灸。但是,古人也都強調了一點:急症不拘泥於時間。

  但是,現在的居住、交通環境和古時有了很大的不同,古時冬季房屋的溫度能與現在相提並論?現在即使是颱風天氣,只要我們關好門窗待在家裡,也不會受了風寒和雨打。

  而且古時都用的是直接灸,也就是將艾絨直接接觸穴位點燃施灸,屬於重灸,所以禁忌會多、要求更嚴格。

  現在,很多艾灸師比較推崇的艾灸時間,一般都是上午,這與古書描述不太相符。有的說午時艾灸好,有的說午時不宜艾灸。也有的說具體時間應是因人而異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調理的症狀的不同而定。比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做,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較好。

  也有不少人建議具體艾灸時間需要參考子午流注來。

  單桂敏老師曾說:閒時艾灸最好。當你閒下來的時候,心靜神清,不急不躁,恬淡休閒。心態好,神經放鬆,當然就會有好的效果。

  有的說:晚上9點後百脈修養,不宜艾灸,長期9點後艾灸容易傷陰等等。這個說法確有道理。不過現實中,也有人超過9點艾灸,並沒出現不良反應,艾灸大學堂提醒你有個胃病患者,大冬天的都是九點多睡覺時在中脘那裡綁著一個隨身灸,每晚伴著艾熱入睡,她覺得很舒服,連灸數十天,既治好了胃病、也沒出現上火、失眠的症狀。所以,晚上到底能艾灸嗎?我也只能說:看個人體質了。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艾灸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