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艾灸有哪些作用?艾灸最主要是有哪些最好的方法是可以推薦去做的。艾灸不適合哪些人群去使用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希望對你有用!

  艾灸的養生作用

  1、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2、溫通經絡:經絡是人體氣血執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執行及營養物質的輸布,若病邪侵及經絡導致其閉阻不通則會引發疾病。艾灸藉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達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痺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之效。

  3、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體正氣,增強機體防病抗病能力。

  女性艾灸有什麼好處

  1、灸後會有經絡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2、灸完後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打通任脈。

  3、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面板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5、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7、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8、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10、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艾灸的5大注意事項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燙嘴的溫開水;加2~3個紅棗更好。一些氣虛的女性艾灸時或者之後會頭暈,這樣就不會了。

  艾灸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喝燙嘴的溫開水;最忌諱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結束2個小時以後才能洗澡。用溼熱的毛巾擦拭艾灸過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說,可以用熱水洗澡,那是錯誤的。

  熱水也是水溼,如果要洗菜做飯,一定要戴上橡膠手套,用熱水洗。

  3、施灸後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面板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祕,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則流血,全身不適等現象,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我們同時可以減少艾灸的時間,也可以泡泡腳後艾灸湧泉穴、太沖穴。

  4、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進食的時候氣血會集中在胃部,影響艾灸的治療效果;再就是對胃氣也是一個挑戰。

  5、如果你的月經量不大,特別是有痛經的女性在經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時的艾灸時間短一點。

  艾灸養生注意十大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洩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禁忌七: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舊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時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禁忌九: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時,或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區域性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一定要找專業人士進行治療,以免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