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功效有哪些

  夏枯草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中草藥之一,又名夕句、乃東、鐵色草、散血草等。性寒,味苦、辛,入肝腎二經。它為脣形科植物夏枯草的乾燥果穗,用藥部位全草或者花穗。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夏枯草的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夏枯草的名稱來源

  “夏”字在《說文》據小篆字形,會意,從頁,從臼,從攵。頁*** xié***,人頭。臼*** jù***,兩手,攵*** suī***,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指中國人也。如在《書·舜典》說到:“蠻夷猾夏。”孔傳:“夏,華夏。”

  但這裡的“夏”是指時間單位—“夏季”。一年12個月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各90天。其中第二季就是“夏季”。我們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今天公曆的六、七、八***三個月。

  因為“夏枯草”通常在冬至後開始生長。到夏至,也就是6月21日左右開始,夏枯草基本就快要收割了,所以稱“夏枯草”。

  也是因為“夏枯草”經歷了漫長的寒冬,和炎熱的夏天。這兩個極端的溫度所以也才造就了“夏枯草”的靈氣。

  冬天是陰寒冰冷之氣為主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此時世間萬物無論是人還是植物均是外冷內溫的一個狀態***請參考民間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這樣才可以保持和天地之間一個和諧的形式。

  這點在《傷寒論·平脈法》也有類似的文獻記載:“夏月盛熱,欲裸其身,冬月盛寒,欲著復衣”。外部溫度越是寒冷,內部溫度越是要溫熱。

  所以一直到“夏至”,夏枯草內部的熱能也就消耗完畢,所以才是一到“夏至”就枯萎,所以稱“夏枯草”。

  這點在古籍中明確的記錄。如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中“四月採收,五月枯”;清代楊時泰《本草述鉤元》中“但莖之

  《本草圖解》:“夏枯草苦辛微寒,獨入厥陰,消瘰癧,散結氣,止目珠痛。此草補養厥陰血脈,又能疏通結氣。目痛瘰癧,皆系肝證,故建神功。”
 

  應用

  1/治肺癆

  民間有“大麥頭子草”***因夏枯草之花,形同麥穗,故名***,治癆病的單方:每日用夏枯草30g,鮮草加倍,煎濃汁,加蔗糖少許,和服,連服3個月可愈。

  夏枯草之抗癆作用究竟如何,民間既難以考實,而用入複方中,以其為多種藥的綜合作用,也難認定。

  後遇一淋巴結核患者,胸透見肺臟呈炎症浸潤,但尚未顯潮熱、咳血等症狀。時值夏收。夏枯草隨處可得,我教其服用夏枯草單方1個月,頸側淋巴結核***瘰癧***漸小漸軟,觸之滑動。

  既見效驗,即囑續服1個月。三診時,瘰癧基本消失,胸透肺部無異常。由此可知夏枯草確有治癆作用。

  現代中醫藥書籍、刊物常有對夏枯草藥理作用的報道,謂經抑菌實驗,夏枯草對結核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所以我治肺癆,不分證型,多以夏枯草入方。若只辨證,不辨病,則夏枯草與肺癆無涉焉。

  2/治肝陽眩暈、肝熱目赤

  夏枯草養肝血可抑肝陽,去肝火以清頭目。對肝陽之眩暈、耳鳴、頭昏頭痛、血壓高者,我慣用夏枯草、蒲公英、葳蕤仁、滁菊花、銀花、蟬蛻、山梔、碧玉散等組方,清肝並導熱下行,3~5日可消。

  3/消肉癭、乳癖

  癭有數種,肉癭***甲狀腺腫***多因憂思鬱怒,鬱則肝不條達,脾失健運,氣滯痰凝,多在結喉正中附近。發生單個或數個腫塊,呈半球形,可隨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按之不痛,略有顫動感。

  我每用夏枯草為主,伍以香附、鬱金、昆布、海藻、海浮石、半夏、陳皮、浙貝母、黃藥子等為劑,每日1劑煎服,約月餘可消。

  乳癖成因,非止一端,其肝鬱痰凝型者,多見於青年婦女。一般為單個或多個在乳房內出現,部位以外上方較多,結塊形如雞卵或呈結節狀,質地較硬,與面板不相粘連,推之活動度大,雖久延不潰。

  我亦以夏枯草力主,伍以娑羅子、橘葉、橘核、柴胡、當歸、丹蔘、昆布、海藻、赤茯苓、制香附等成方,每日1劑。多能在3~4周內消除。
 

  服用禁忌

  夏枯草雖然對身體有很多的促進作用,但是它仍舊屬於一種中藥材,所以在服用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具體的夏枯草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令身體產生抗藥性

  我們和大家說了,夏枯草屬於一種中藥材,所以如果長期服用容易對身體產生副作用,導致身體出現抗藥性,這樣服用夏枯草之後藥效就會降低。所以說,如果身體沒有問題,小編並不建議大家長期服用夏枯草。

  第二:對胃部具有刺激性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夏枯草中含有皁苷成分。如果我們長期服用夏枯草,那麼這種皁苷成分就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導致身體出現拉肚子或者是肚子痛等情況。

  第三:夏枯草對身體的副作用

  夏枯草泡水喝並不適合所有人,所以有些人服用之後會對身體造成過敏反應,例如身體出現丘疹、紅斑,或者是全身瘙癢、心悸氣短還有頭暈目眩,甚至還有些患者會出現腸胃不舒服的症狀。

  第四:氣虛患者禁止使用

  通過實驗發現,氣虛患者將夏枯草泡水喝之後會導致身體的不舒服症狀加劇。所以,氣虛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夏枯草。

  第五:夏枯草忌鐵

  小編建議:夏枯草雖然是涼茶的常見原料之一,但是並不能隨意服用。中醫方面認為,夏枯草醒來那個,所以經常服用會導致身體脾胃變差,同時體內的溼氣也會加重。建議脾胃比較差、溼氣比較重的患者,特別是患有風溼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夏枯草,避免身體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或者是病情加重。另外夏枯草也不能夠長期服用,因為會加重肝臟以及腎臟的負荷,導致身體出現中毒情況,這也是有些人表示自己過量服用夏枯草出現腎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