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怎樣治療方法

  急性膽囊炎是由於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症。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急性膽囊炎治療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急性膽囊炎治療方法1、中藥治療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一般分藥物療法和手術療法,在病變早期如急性水腫型膽囊炎宜首先採用中西醫結合藥物進行治療,絕大多數病人的症狀可以緩解。中藥治療多采用疏肝理氣,利膽止痛的治療原則,以柴胡疏肝飲加減運用。苗嶺膽炎方是由蜜香、茹草、一串錢、餘蓉等苗嶺天然野生藥材精細研製而成,專門針對膽囊炎的病理特徵配伍,有理氣止痛、疏肝利膽、溫中止嘔的功效,可標本兼治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治療方法2、鍼灸治療

  急性膽囊炎的鍼灸治療,始見於上世紀50年代末。上世紀60年代初,已有人就針刺治療膽囊炎的機制作了初步探討。但有關資料還不太多。近三十年來,在方法上有較大發展,電針、穴位注射、耳針、光針、腕踝針等法競相應用,使治療效果有所提高。從目前情況看,鍼灸及其各種變革之法對急性單純性膽囊炎療效確切,如屬急性化膿型、急性壞疽型膽囊炎或伴中毒性休克的膽囊感染則宜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甚或手術處理。***一***體針

  1.取穴

  主穴:膽俞、陽陵泉、中脘、足三裡。

  配穴:絞痛加郄門、期門,黃疸加至陽,發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2.治法

  每次從主穴中選取2~3穴,據症狀加配穴。除期門不宜深刺,膽俞穴斜刺向脊柱外,餘穴均宜直刺、深刺。在引發出強烈得氣感應的基礎上,施以瀉法,持續運針3分鐘~5分鐘,留針30分鐘~45分鐘,每隔5分鐘運針1分鐘~2分鐘。每日可針刺2次。

  3.療效

  體針治療急性單純性膽囊炎的效果,有效率在80%-90%左右。

  ***二***電針

  1.取穴

  主穴:膽俞***右***、膽囊穴、中脘。

  配穴:日月、期門、樑門、太沖。

  膽囊穴位置:陽陵泉下1寸~2寸,壓痛明顯處。

  2.治法

  以主穴為主。效不佳時,酌加配穴。尋準穴位後。進針深刺,出現強烈針感後即接通電針儀,膽俞、中脘接陰極,膽囊穴接陽極。採用可調波,強度由弱漸強,以能耐受為度。每次30分鐘,每日1~3次。

  3.療效

  據觀察,電針後數天內症狀可明顯改善,體溫恢復正常,腹部壓病逐步消失,有效率在90%左右。

  ***三***耳針

  1.取穴

  主穴:分兩組。***1***肝、胰膽、腹、耳迷根;***2***肩、神門、交感。

  配穴:三焦、十二指腸。

  2.治法

  急性發作時取主穴第一組針刺,如效不明顯,加配穴。採取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

  病人能忍受的強刺激,持續捻轉,或用電針。留針30分鐘~60分鐘,直至症狀有所緩解。取針後,再選第二組穴行壓丸法。壓丸法治法將直徑約1mm~1.5mm成熟之王不留行種子粘附在0.7cm見方的小塊膠布上。在所選耳穴穴區探得敏感點後,用鑷子夾取這種膠布一塊,對準敏感點貼敷好。各穴貼好後,按壓數分鐘,並囑病人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持續5分鐘~10分鐘。急性發作時,可增加按壓次數,延長按壓時間。

  3.療效

  通過114例觀察,用耳穴壓丸法對減輕疼痛和減輕發作有明顯效果。

  ***四***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膽俞、足三裡、膽囊穴、中脘。

  2.治法

  藥液:當歸液、紅花液、10%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B1,任取一種。

  主穴每次選二穴,以五號齒科注射針頭深刺***膽俞穴須斜向脊柱深刺***,得氣後,略作提插使針感明顯,推入藥液。如用當歸液或紅花液,每穴注入5ml;如用10%葡萄糖液,每穴注入10ml。日穴注1~2次。

  3.療效

  經臨床應用,本法治療急性膽道感染有一定效果。

  ***五***穴位鐳射照射

  1.取穴

  主穴:日月、期門。

  2.治法

  氦氖鐳射器,功率7mW,波長632.8nm,光斑直徑3mm。用導光纖維直接照射上述二穴,每穴照射10分鐘。每日1次。10次一療程。

  3.療效

  療效評定標準:

  ***1***痊癒:經治療後,疼病消失,超聲波複查3次,提示陰性,隨訪未發;

  ***2***有效;上腹部疼痛消失,唯放射痛尚存,超聲波檢查***規定在食後2小時***膽囊進出波間液平縮小在2.5cm之內,白細胞在8000/mm3以內;

  ***3***無效:治療後無改善。

  完成全部治療的膽囊炎病人76例,按上述標準,痊癒35例***46.1%***,有效28例***36.8%***,總有效率82.9%。

  ***六***其他措施

  1.急性發作時應臥床休息、禁食。靜脈輸液以糾正脫水和酸中毒。在右上腹熱敷等。待急性發作緩解後,酌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2.嚴重病例,應配合中西藥物抗感染治療。

  3.鍼灸效果不顯時,須即改用其他有效療法***包括手術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