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弱視

  兒童弱視治療的關鍵在於“早”,即早發現和早治療。那麼中醫應該如何治療兒童弱視?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中醫治療弱視的方法

  肝腎不足:

  眼目乾澀昏花,頭暈耳鳴,腰痠乏力,健忘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以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方選四物五子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枸杞子、女貞子、車前子、菟絲子、五味子等。

  氣血虧損:

  視物昏朦,眼位偏斜,頭暈神疲,少氣乏力,食納不佳,面色淡白,舌嫩苔薄白,脈沉細弱。治以補益氣血,方選八珍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焦三仙等。

  脾胃虛弱:

  視物不清或舉瞼無力,面色微黃無華,肌肉消瘦,食慾不振,身倦乏力,便溏,舌淡嫩苔薄白,脈緩弱。治以補氣健脾和胃,方選參苓白朮湯:黨蔘、山藥、白朮、炙甘草、薏苡仁、砂仁、扁豆、焦三仙等。

  氣虛血瘀:

  視物不明,面色微白,身倦乏力,自汗,舌淡苔薄白,脈虛弱無力。治以補氣活血通絡,方選補陽還五湯:當歸、川芎、白芍、黨蔘、黃芪、地龍、紅花、桃仁等。

  弱視治療時間長,患者應配合醫生治療。小兒肺脾腎多不足,心肝多有餘,固護肺脾腎將有積極作用;飲食應合理起居應有常。

  弱視梅花針療法

  弱視梅花針療法一

  叩刺部位:正光***屬經外奇穴,位於眉弓下緣,當攢竹穴和魚腰穴中點取之***、風池、內關、神門、大椎、心俞、肝俞、第5~10胸椎兩側。

  操作規程:常規消毒後,先用梅花針採取輕刺激均勻的叩刺第5~10胸椎兩側,然後再對以上穴位進行叩刺,每穴10~20下,注意手法要輕要均勻,以小兒能忍耐為度,叩至面板微紅即可。

  操作間隔: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主治:適用於弱視之心肝陰血虛患者。症見視物模糊、眼斜、頭痛、怕光、性情急躁、多夢。

  弱視梅花針療法二

  叩剌部位:第1~4頸椎兩側,第8~10胸椎兩側,腰骶部,正光、風池、太陽、三陰交、肝俞、腎俞。

  操作規程:常規消毒後,先用梅花針採取輕刺激均勻的叩刺第1~4頸椎兩側、第8~10胸椎兩側、腰抵部,然後再對以上穴位進行叩刺,每穴10~20下,注意手法要輕要均勻,以小兒能忍耐為度,叩至面板微紅即可。

  操作間隔: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主治:適用於弱視之肝腎虧損者。多自幼發病,視力較差,一眼發病或者雙

  眼發病,不易早期診斷。伴頭暈,目幹,面色無華,頭髮乾枯,多夢等。

  梅花針治療近視

  主治:百會、四神聰、前頂、後頂、風池、頸夾脊。

  【百會】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

  【四神聰】正坐位,在頭頂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共4穴。

  【前頂】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3.5寸。

  【後頂】在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

  【風池】在頸前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頸夾脊】在背腰部,當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個穴位。

  每個治療穴位或部位叩刺200下左右,以區域性出現潮紅為度,每天一次,每週五次,十次為一個療程,療程之間不休息,根據病程輕重不同可連續治療至6個療程,對成年人的視疲勞和老年人的視物昏花,也有緩解作用。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