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的審題技巧
高三地理:重視基礎,穩紮穩打,不放過知識點的細枝末節,系統複習一遍;全面、系統、準確、熟練地掌握所有知識點。為方便廣大高三生順利進行高考複習,現整理出地理審題的好方法,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高考地理在答題時,應該有一定的程式,並養成習慣。
***1***注意試題的數量和分數的分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要確實弄清楚每道題的題意,搞清楚題目所給予的條件和問題,明確題目要求,因為考試要求可能與自己習慣的答題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題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認真解讀試題中的每一幅圖、每一句話、每個數字、符號,搞清楚設問與所給材料之間的關係,儘可能多地從題幹、設問和圖表上提取有效資訊,進行資訊間關係的判斷,互相論證或排除錯誤判斷。更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則就可能造成誤答或答不全。
***3***對於有些“似曾相識”的題目,更不可掉以輕心,不能憑“想當然”作答。要將考題與平時做過的題目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細枝末節”上的區別。如有,把這些“區別”看出來,就可避免失誤。
在準確審題後,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地調動和運用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綜合分析,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針對不同的題型,應採取不同的解題方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試題基本上是兩種型別,即選擇題和綜合題。
對選擇題來說,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關係,試題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時則是以因推果;二是採取排除法,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有時這樣解題會更快一點。
綜合題的解答時要有整體性思維,因為綜合題的設計往往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箇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必須用區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圍繞著“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一思路,去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即從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絡,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資源、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絡、影響等方面入手,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綜合分析,提出發展方向或解決措施。如分析沙塵暴的危害、產生原因和對策時,從危害來說,就必須考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人類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從原因來說,必須考慮自然原因,如大氣運動、大氣環流的穩定性、氣溫的變化、地表的植被狀況等;而人文原因則要考慮人類對地表的各種破壞,以及造成這種破壞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長導致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發而產生的各種環境問題等。